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22章 转嫁风险(2/3)

后,胡杨也慢慢冷静了下来。经过他的仔细分析,他觉得华联电子这么做是为了转嫁风险。什么不愿意和宝岛企业产生竞争,简直就是屁话,做企业的哪有不竞争的?

纵观华联电子的发家史,他们对于竞争对手可从来都不手软。所以,这个理由就是一个借口。

想到这里,胡杨的思维更加顺畅。

华联电子明明有能力自己生产,却以提供技术和别人进行合作,宁可拿利润的小头。这说明什么?说明华联电子在回避投资建厂的风险。

结合对方和闫汉章的谈判情况,可以映证这一点。

想到这里,胡杨的脑海里忽然跳出来一段模糊的记忆,但这段记忆却让胡杨惊出了一身冷汗。

在曾经的那个时空,华联电子就有过一个相似度极高的案例。

华联电子和内地一家半导体企业,岭南精华,就进行过这样的合作。当时也是由华联电子提供技术,由岭南精华投资307亿元()建设工厂。

工厂的建设倒是很顺利,也如期投产。但是,就在岭南精华的产品刚出来后不久,美光一纸诉状将华联电子和岭南精华一起告上了老美的法庭。

起诉的理由是侵权,同时还指证华联电子通过前美光员工窃取了公司多达900多页的技术资料。

为此,老美针对岭南精华发布了禁令,禁止美国公司和岭南精华有任何的业务来往,就如同后来对待一模一样。

由于这一纸禁令,岭南精华事实上陷入了停产的困境。

而华联电子虽然也要应付旷日持久的官司,但他却没有受到老美的制裁,风险等于是由岭南精华一家承担了。

当然,参照这个案例,里面也不见得就有多少阴谋的成分。但华联电子的风险把控能力确实出色,难怪其不肯自己建厂生产。

这样一对比,估计华联电子的技术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老美说,华联电子偷窃美光的技术资料,这件事大概率不靠谱。但是,华联电子的技术,是和别人共同研发的,这里面不可控的因素太多,让别人抓住把柄的可能也太大。

“果然,花钱买不来核心技术啊。”

脑海里的一段记忆浮现,让胡杨再次深深感受到了自有核心技术的可贵。

“闫总,放弃和华联电子的谈判吧,关键技术不能做到自主可控,我们的风险太大了。”

随后,胡杨招来了闫汉章,让他停止和华联电子的谈判。

之前,他是想搞清楚华联电子寻求合作的真正目的,但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胡总,我知道我不应该质疑你的决定。但是,能告诉我这么做的理由吗?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谈判,华联电子已经答应我们可以在其提供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升级。而升级后的技术,归合资公司所有。”

闫汉章这一次没忍住,他向胡杨讨要一个说法。

胡杨看着一脸严肃的闫汉章,笑了起来:“老闫,平时见你都是油腔滑调的,难得见你认真一次。我这样和你说吧,华联电子明明有能力自己生产产品,却以比较优厚的条件和咱们谈合作,你就没想过为什么吗?”

闫汉章怎么可能没想过这个问题,他只是被对方优厚的条件给蒙住了双眼。

他一直告诉自己,华联电子可能是因为资金的问题,或者像他们自己所说的,不愿意跟宝岛同行竞争,等等。

说白了,闫汉章没有预见到风险。

“闫总,我就给你直说吧。华联电子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转嫁风险。他为什么要转嫁风险呢?你想想......”

胡杨见闫汉章一直没吭声,就接着追问了一句。

“莫非是他们的技术有问题?或者还有经济因素之外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