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0章 道不假他人而成(2/3)

,说是波及虚空宇宙,诸天万界都不为过。贫道这一脉,已经吃过一次亏,着实不想牵涉其中。何况修持自身,道性常在,方能消受泼天机缘,否则机缘到手,亦是祸事。”

说到最后,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顾青。

两人随后又说了一会闲话。崔判官本是道门剑仙,乃是身有道性之人。虽则入了神道,过去的修行却没有忘却。

只看他素日里是道士打扮,而非官服,便可知之,判官着实人在神道,心在道门。

这幽冥界里,自无几个有道性的鬼魂,真有彼辈,亦多半由阎君或者酆都帝君招去,更或者早早转世,因此崔判官平日里都没几个说话的人。

幽冥界限于法则,修道更是格外艰难,鬼道元神亦非是道门正统,心性一般。因此崔判官跟顾青聊得格外投机。

两人说一会道,谈一会玄,哪怕是说到剑道,顾青亦能插上几句。

崔判官的剑道亦不简单,说到根底,那就是一剑生万法的路子。顾青却不知,当初轩辕剑派人才鼎盛之时,号称虚空宇宙的剑道之宗,宗门有三剑,分别是天剑轩辕老祖,地剑便是崔判官前生。

天剑自强不息,地剑厚德载物。

人剑却变幻莫测。

三剑同存时,连太乙金仙都不太畏惧。

许是和顾青太过投机,崔判官亦说出了几分轩辕剑派的剑道奥秘,这向来是不传外人之秘,只是轩辕剑派早已风流云散,崔判官亦非从前,心底里不太看重了。

何况他心里还想着,顾青出去后,或许能让轩辕剑道重现世间。

如非顾青是这般人才,他定是不会吐露一言半语。

此际怜才,不足为外人道。

而顾青领悟崔判官所言剑道,更举一反三。其中机敏,连他自己都有些惊讶。他于剑道确实有天分,但这般明悟,却非顾青原本所能。

不过其中情理,倒也能解释,因为顾青喝了孟婆汤,元神澄澈,通明之下,便如那上灵台山的猴儿。

长生之术,旁人要学不知多少年,猴儿数年间就能有成。

但崔判官说菩提祖师便是猴子,倒也有一些道理,斜月三星洞为心,猴子寻到,便是寻心,亦是见心明性。

所谓法不假他求。

无论是道门,还是佛宗,都强调圆满自身,不假外物或者师法自然。

道不假他人而成。

只是自证自悟,或者一切有为法,俱悉具自足,实在太难做到,因此大部分修道人都是借假修真。

借他人之假,修自己之真。

云青青近乎自证自悟,而顾青介于自证自悟和借假修真之间。

这种资质,亦是难得至极了。

崔判官不是因为顾青讲的故事喜欢他,而是喜欢顾青这个人,轩辕剑派当初若有一二顾青这样的弟子,说不定道统就传下去了。

门中有太乙,其实门下证天仙总会容易一些,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元神亦如此。此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因此在太乙座下,证得天仙,虽然也是大成就,但也不是很值得夸耀之事。

而且剑是凶器,实为不祥。当初轩辕剑派之所以烟消云散,便是门中没有修功德、圣德之人。

以圣德心掌杀戮剑,方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否则就容易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崔判官看得出顾青身具功德,气数非比寻常,这样的弟子,哪个宗门得到,都是福气。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这样的弟子,才是道统绵延的保障。

两人聊到最后,崔判官笑道:“今日兴致不浅,不过婆婆的事着实重要,你随我去剑狱吧。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