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西学东渐”(2/3)

奇家族捐助的金尼阁,不得不放下宗教成见,面无表情地说:“我有一个庞大的泽书计划,准备抵达中国后hua十到十五年时间,把那些书籍都翻译成中文,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我有这个信心。”“都是些什么书?”

这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董南立马来了兴趣,禁不住地毛遂自荐道:“神甫先生,或许我能帮着翻译一部分。当然,这只针对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原本书籍,拉丁语我还在学习阶段,希腊语更是只会说一句上帝保估。”南洋和澳门能说会听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的中国人不少,但能写的却凤毛麟角。更何况绎书不同于普通翻师。不但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甚至对中文也有着较高要求。

这样的好事金尼阁自然不会拒绝,掏出一份刚整理的部分书单,饶有兴趣地问道:“董先生,您是不是也准备回中国?”

“是的,但可能要晚一些”董南凑到灯罩下一边看着书单,一边若无其事地说:“对了我还有一位中国同胞,神甫先生,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请您出发时把他捎上。”

“天啦,你们到底来了多严人?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就两个”董南笑了笑,随即抬起头来,把书单往桌上一放“神甫先生,太晚了,早点休息吧,明天有时间我们再聊。”

送走神甫和公主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董南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休息,而是看着书单陷入了沉思。

按照金大师刚才的说法,在中国传教遇到了很多问题。认为中国文化强调通过“内在超越”的途径,以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与基督教强调“外在超越”或“纯粹的超越“大相径庭:认为儒家思想对人xing的乐观态度,下意识地排斥基督教的“原罪论”:认为儒家文化是由一脉相沿的宗法社会养育出来的,重视论理意识为核心系统,主要反映在人际关系上的规范,而非人神关系的规范……………,总而言之,除了宗教还是宗教。

而桌上这份书单也证实这一点,除了中国人感兴趣的天文历法和枪炮制造方面的书籍外,大多有关于神学。

既然是传教士,宣传宗教信仰无可厚非。但他们这些耶稣会会士,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出来的。不少人通晓学艺,善于走上层路线,在欧洲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而宗教改革是自下而上的,宗教反改革则是自上而下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争取的目标永远是皇帝,那些书大部分要献给皇帝,历法、舆图、火炮等等也都是要献给皇帝的。

说白了他们的最终目的在于论证神学,他们的著述主要还是有关神学,科学仅仅是一种附带手段罢了。

想到连伽利略那样的科学家都备受排挤,董南顿时意识到这些在宗教改革后,为对抗新教而重新训练的、“有学问”的耶稣会教士们,就是中世纪神权与教权最后的支柱。所谓的传教就是想在全世界范围内,为天主教会执行其“精神宪兵”的任务,反对文艺复兴以来的一切新思潮。

真正的科学连他们自己都排斥,这就决定了耶稣会会士传入中国的,并不可能是先进的科学。也就决定了耶稣会的世界观与思想方法,对中国的科学与思想不可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所需要的是新学,是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不是耶稣会所传的这套刚好和新科学新思想相对抗的经院哲学和落后理论。而他们不但这么做了,甚至还把古希腊的一些古典科学故意掩盖起来,讳莫如深。

妈的,难怪他对我这么冷淡呢,原来是怕拆穿!

此“西学”非彼“西学、”两者之间绝不容混淆,想到他们为之而效劳的罗马教廷和哈布斯堡王朝,最终还是被新教国家远远的抛在身后,董南蓦地站起身来,跑到尤里奥洛夫局长休息的船舱,急不可耐地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