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四〇章 出击吧(1/4)

第二四〇章出击吧

贞元三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身在日本九州岛原大宰府的洪过,接到了接连两封从京都送来的情报。

第一份情报上说,在京都的武士已经超过万人,具体人数还在统计,但是预期出征之日不会太远。至于第二份情报,则是紧急从京都发出,说是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中旬,后鸟羽上皇偕同崇德上皇,一起在京都为出征的武士践行,大约一万两千人的九州讨伐军出阵,总大将是雅仁亲王,先手阵也就是中原称呼的先锋,是号称“镇西八郎”的源为朝,次锋为源义平和平重盛,将……

瞧着这份情报,洪过略一推断,从京都走水路,过日本的濑户内海最后到达九州,大约需要三天时间,那么。现在的日本讨伐军,差不多走出了日本的摄津国,正沿着日本的山**大路缓缓向西而来,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大约半个月后才会到达位于本州岛西南端的周防国,准备横渡海峡。

横渡海峡么?洪过冷哼一声,他在日本有千料福船十艘,比起日本最大的所谓安宅船,还要大上几号,才不怕这些小鬼子大海战,甚至说,他的内心中有种隐隐的希望,要是这些日本矮子都上船才好,到时候一股脑收拾了他们。

当然,这只是个小小的希望而已,洪过自己都知道很不现实,是以,他早就准备好了另外一套计划。

来到九州岛北部,亲自迎接了从中原到来的两千新募军,让这支军队好好休息下,回复因为长途海上航行而出现的疲劳。而洪过则紧张的查看情报,这个时候,每天都有情报从京都送来,不断的报告讨伐军出发后京都的状况,因为顾忌那支庞大的讨伐军,所以送情报的快船,都是绕过日本的四国岛。从外海直接航向九州岛,虽然路程远了些,还好日本这个地方不大,大约三日时间也能抵达。

从情报上看,整个日本朝廷对讨伐军抱以极大的希望,各种各样的传言在京都流传,都是些讨伐军获胜的消息,还有就是说一路上击溃了多少敌人的军势的捷报,想来这也是身为统兵将军惯用的伎俩,为的就是向日本朝廷邀功。

审视着情报,心中不断估量时间,终于,在新募军到达的第三天,洪过下令,新募军全部登船,同时,在日本余下的两千汉勇军,以及两千金国汉军也做好准备。

虽然是千料大船,装载了一应粮秣军械甚至马匹后,一条船上只能装载二百名士兵,十条千料大船在装上了新募军后。便扬帆出海,先绕过九州岛南端的萨摩半岛和大隅半岛,沿着情报快船的航线,向着东北而去。

洪过就在这艘船上,至于九州岛其余的军事指挥,他统一交给了林钟父子。

千料海船走九州岛和四国岛之间的丰后水道,一直进入濑户内海后,海面上开始出现零零散散的船只。或许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巨大的海船,这些貌似渔船的小船都吓呆了,先是痴痴的望着巨舰逼近,然后突然掉过头去,猛劲向着四国岛划去。

都是一些渔船,洪过现在没心思去管这些东西,在他的命令下,十艘千料巨舰,还有护卫用的二十几艘小型海船,稳稳的驶向这次航行的目的地——四国岛。

直到船队逐渐接近伊予湾,才看到从濑户内海深处,冲出来十几艘小型快船。这些快船都是日本特有的桨帆并用方式,所以能够在浅海地区飞速行驶。

千料巨舰没有任何动作,那些护航的小舰赢了上去,虽然是小舰,这些小个海船上,也安装了如拍杆撞角这样的近战利器。由于洪过刻意强调远程攻击,所以小舰上加装了几架小型投石器,虽然只能将十余斤的石块投射出四五十步,但在海战中已经足够用了,这里毕竟是海上作战,投石器也不是后世战列舰上的巨炮。它们的准头至多能控制在三十几步之内。

这些小舰一头迎上去,面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