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 第二十四章 秦皇之血仍未冷(2/4)

,也愧对于天下苍生,更愧对于我大秦的列祖列宗。朕三年来食不甘味,卧薪尝胆,就是要报这滔滔地辱国之仇。现在我大秦纵然面对诸多不利,可与仇敌决战的勇气和信心,朕从未有过分毫动摇,你以为,你说出和平两字,再送几个女人,就能让朕善罢甘休?”

裴徵的这段话说的声音并不高,也不严厉,甚至还有深深的自责,可在所有人听来,这却是一段决战的檄文,愚蠢的、虚伪的和平除了给国家带来灾难,给人民带来不幸之外,绝无其他作用。

沉默了片刻,裴徵转回身来,看着匈奴史臣道:“在我大秦最危机之时,北方有位一直与异族血战的将领,看着这满目创痍的江山,慷然给朕上书,书中却只有一段词,朕现在背给你听,也希望在座的大秦文武们能给朕记住,这不灭的希望;也记住,英雄那用不瞑目的在天之灵。”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保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裴徵大声背诵着一代名将岳飞的《满江红》,眼光,渐渐的跨过了宫门的阻隔,望上遥远蓝天。而群臣却以为,皇帝所念的这首词是被赵高诬杀的绝代名将蒙恬所做。却根本想不到,这是一千多年后一位被称为华夏脊梁的大将之做,而那位伟大地统帅。却在胜利在望之时,惨死在昏君和奸贼之手。现在恰好是他悲惨结局,触动了裴徵最不愿意去看的历史一页。

“使节,你的秦朝话说的并不错,而这首词的意思并不难懂,你会把朕的意思带给莫顿单于吧?无错不少字”虽然是在问话,可裴徵的语气中却没有丝毫问讯地意思。完全是在命令他。

“我想我已经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希望陛下不会为今天地决定而后悔!”匈奴使节此时只能撂下句狠话了。

“放肆!”一直侍立在皇帝之侧的嬴悔突然向前几步。半挡在裴徵身前,宝剑出鞘,直指匈奴使节:“不知道死活的东西,向陛下谢罪!”见头要出手,一直站在使节周围的大秦禁卫立刻出手,把使节挟制起来。

“算了,两过交兵。不斩来使,放开他吧。”裴徵挥手示意禁卫们不要动粗,然后嘴角露出一个残酷的微笑,以右手的尾指轻轻抚摩着画卷上的两个美人道:“反正我大秦地雄师就要踏平大草原了,想杀他的机会还是很多,何必拘束于此。女人,总是抢来的更美一些,也更能令朕心动。朕很喜欢征服的感觉。诸位将军,你们应当以北逾沙漠、喋血虏庭、尽屠夷种的豪情为勇,不得失我大秦的锐气!”

听了裴徵的话,匈奴使节觉得自己前来,就是踏入了一个圈套,秦三世设置这个陷阱。就是为了团结他的内部,统一大臣和匈奴决战地信念并借机鼓舞士气。想到这点,与进来的意气风发不同,离开时匈奴使节的脸色成了铁青。其实他根本就不知道,只差一点点,他就要成功了。

而在后世学者评论起这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时,在惊叹于秦军强大的战斗力以及空前顽强的作风时,都会有疑问,那就是帝国为会在准备尚未完全就绪地情况下,就悍然发动大规模攻击?当然。随着帝国的扩张。帝国皇帝陛下的那首词和那段鼓舞士气的名言也随着知识的普及被百姓竟相传颂。裴徵这家伙异常无耻的盗版了属于岳飞的版权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喜欢把后代的名句拿出来显摆,无论是在俘虏女子芳心还是鼓舞三军士气方面,都无坚不摧,所向披靡。

见匈奴使节离开,御史大夫再次向前出班:“陛下,此刻我军虽然可以再次出击,可后备兵源有所不足。大秦富饶之地,必须留下足够的壮年在此耕作,不可抽调到前线。臣以为现在向北方充调士卒,至少有五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