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9章:半岛格局(求月票全订)(2/3)

金白净说道:“陆军五万,水师两万。”

金胜曼失望道:“以前的隋帝动不动就百万之众,这一回怎么才七万?”

对中原相当了解的金德曼却笑着说道:“天朝内部不稳,七万大军已经不少了,而且高句丽也非昔日的高句丽,加上旅顺和襄平的守军,隋军已有十五万大军,实力与高句丽持平,而且秦王这五万大军莫不是以一挡百的虎贲之士,他们在马邑杀败过始毕几十大军,并夺回了漠南草原,之后,多次深入草原,杀得草原尸横遍野,这五万人用得好了,效果完全不亚于五十万人。秦王殿下年少有力,平生无一败绩,所以,我们根本不用为天朝担忧。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仗大自己。”

金萸信亦说道:“百济曾经臣服隋朝,接受隋文帝的册封。隋武帝三征高句丽的时候,亦出兵附合。我们必须抢在百济,向大隋表现出我们最大的诚意。”

新罗与相邻的两个国家都有仇怨,因为实力问题奈何不了高句丽,另一个百济虽不如新罗,奈何人家与高句丽结了盟,使新罗无法尽全力攻伐。新罗两面受敌,疲于奔命,急于抱大腿的急切心态可想而知。

“金将军此言极是,大隋是中原第一诸侯!秦王殿下是大隋实际上的皇帝,他多次打败宿敌突厥,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崛起。我们决不能失去先机。”

金德曼常年往返于新罗和大隋之间,对中原的了解胜过别人,她沉声道:“百济武王扶余璋是个奸诈的人物,一旦听说秦王到了辽东,一定做好了巴结讨好大隋的准备。事不宜迟,我们应该立即遣使前往旅顺,再次表示臣属之意。”

金胜曼眨巴着眼睛道:“去当然要立即动身去,关键是如何去。高句丽不愿意见到我们与大隋结好,沿途必然是危险重重。我们只能走水路,唯一的办法是从西海岸开城走水路到旅顺郡的旅顺城(原卑奢城),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要做出全力进攻百济之态。”

金白净看着金德曼、金胜曼这对姐妹花,感慨万千,自己膝下无子,庆幸的是上天赐给他两个如花似玉又极具聪慧的女儿,可以继承新罗江山,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他沉吟了一下,道:“那你们认为派谁去最适合?”

“我去!”

“我去吧!”几乎同一时间,金德曼、金胜曼异口同声的说了出来。

近乎相同容貌的两姐妹相互对视了一眼,均是流露出了诧异之色,许久之后,金德曼沉吟道:“秦王性情与其他中原人不一样,我和秦王有过多面之缘,对他的性情比较熟悉,而且我是第一王女,我去拜会最能体现新罗的诚意。”

金胜曼看了姐姐一眼,说道:“要不,我们一起去?”

金白净皱眉道:“你姐姐去就够了,你去做甚?”

金胜曼侃侃而谈道:“这样更能显示我们新罗的诚意啊!我们姐妹拜会秦王以后,一人回来汇报情况,一人就近看着秦王打高句丽,学习中原用兵之道,为以后一统三国做好准备。”

金德曼赞同道:“妹妹言之极是。秦王是中原的常胜将军,他肯定会很多精湛战术,若是平时,他们肯定不会教我们,如果可以看着他们打高句丽,一些高深的战法藏也藏不了。”

金白净看向金萸信,道:“将军以为如何?”

“禀大王,臣以为二位王女之建议极好!”

“那好,你们备上厚礼,立即前去旅顺。”

……

高句丽的都城是位于贝水下游的平壤城,平壤也是整个半岛最大城池,周长三十余里,人口四十余万。

高句丽本是辽东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度,但经过隋朝三次东征以及杨侗发动的辽东战役,以及常年与新罗作战,高句丽的军事实力大不如前,兵力也不过二十余万人,主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