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47章:见龙卸甲(2/4)

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数百上千万人的死亡。他现在提到让羌人下山,肯定是最后一次机会,自己要不正面回答,恐怕会有灭族的下场。

杨侗说道:“这附近原本是土地肥沃的良田,田埂尚在,只要加以修缮,万顷良田很快就会出现,但因为白兰羌和山下百姓互不信任,得以利用的良田不足十之一二,只要双方之间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这些良田就能有效的利用起来。要是你们下山,朕可以让工部在这吩咐选址,修建一座白兰城,供你们居住,一来可以让羌族百姓免受山中豺狼威胁,二来也可过上幸福的生活。”

“却不知这白兰城由何人管理?”拓跋宏犹豫了一下,连忙补救道:“并非是草民不信圣上,而是我们以前大都被贪官污吏吃得骨头都不剩……”

“拓跋族长不用多做解释,朕明白你的意思……”杨侗打断了他的话,继续说道:“武帝时也确实是真心接纳羌族百姓,只是当时制度没有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贪官污吏有了盘剥百姓的空子,败坏了朝廷的名义,朕也很痛恨这些贪官污吏,不久前就杀了数万名贪官污吏的家小。要是你们愿意下山,朕可以以白兰城为中心,在这里增设一个白兰县,县令就由你担任,县丞、县尉、功曹、主簿由你们选人担任。朝廷派出有经验的老农传授羌族百姓耕种方法,同样,朝廷会给你们家家户户登记户籍,每户一本,只要名留县中户籍,羌族百姓就和所有隋人地位同等,没有什么高等种族、低等种族的区别,两族之间可以自由通婚。”

杨侗给予大隋各地少数民族的条件都一样,比如说水天姬的霫族,如今已经在北平郡过上幸福日子,他们和隋人除了相貌有所差别,生活习性没什么区别,这是目前最成功的案例,还有河西一带的羌人,朝廷则是把一些废弃荒芜的城池加以翻新,然后让他们定居其中,杨侗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先将他们迁出来,经过几年的适应,再按照朝廷的规定,将各个酋长高升或是调任他方,逐步将这些城池掌握在手。

杨侗指着身边的苏乌,笑着说道:“这位苏乌将军是突厥人,为我大隋立下汗马功劳,军职是上将军,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掌管万名精兵,但因为他还是第十军副帅,所以主帅薛万彻前段时间另有任务之时,他凭借副帅的身份,第十军三万将士都归他管。此外还是归德县公、镇北将军。”

杨侗觉得这次带苏乌出来,实在太对了,接着又说道:“羌族勇士也可以从军,只要立足军功,同样可以得到晋升。文采出众之士,则可通过科考为官。总之,只要拥有大隋国籍,朕都一视同仁。”

拓跋宏压抑着心中的激动,问道:“却不知,我羌族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杨侗一口一个羌族,拓跋宏也以羌族自居了。只不过他深信‘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句话。

听到拓跋宏这么说,众人陡然爆发出来的一阵大笑。

“不知这是何意?”看着止不住笑的众人,拓跋宏不解其意。

苏乌不屑的咧了咧嘴:“大隋在圣上治理下家家有存粮,户户养牛马、猪羊、鸡鸭,国库亦是充盈无比。请恕我直言,人口数千万的大隋还真不缺十万羌族百姓,就算想要山中奇珍,朝廷也会以市价购买,如今霫族、奚族、入籍突厥人、河西羌族尽皆如此,要是拓跋不信,可以让人去西平、武威等地的羌族百姓,也可以问问河源郡的羌族百姓,朝廷可有过压榨羌族之事?”

“呃……”拓跋宏看了看四周,却见众人都是一副怜悯的表情,那眼神充满了对弱者的同情,这让拓跋宏有些受不了,感觉自己像一个白痴一样无知,然后还到皇帝面前讨要承诺。

“朕的心目中,并没有隋人、羌人、霫人、奚人之别,统统都是大隋子民,只要遵矩守法,都能享受到同等待遇,绝对没有压榨你们的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