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79章:退往襄阳(2/3)

颖川、荥阳,直接将战火烧到洛阳所在的河南郡,当隋军前来围堵之时,折向东郡,据瓦岗为基,纵兵于青州,这是其一。其二、从汉东过安陆,直取江夏,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相信那边的兵力不会太多,我们完全可以以战养战。”

“我个人认为南下的成功性更大、也更安全,因为隋朝收复江淮、江南的时间不久,地方百姓对隋朝的归属感远不如北方人,要是我们运作得当,最不济,我们也能占据九江、豫章、鄱阳三郡,利用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将扬州搅他个天翻地覆。”

众人一阵目瞪口呆,柴绍和卢祖尚对望一眼,柴绍连忙说道:“殿下,圣上和太子的意思是我们回襄阳,然后坐镇巴东,堵截隋军西进之路。”

“但巴东艰难,易守难攻,哪里用得着这么多士兵?我的意思是兵分两路,你带大军前去襄阳,汇同太子西进,我带一万精兵、三万荆州兵就够了。”李孝恭说到这里,忽然叹息一声,又说道:“从军这么多年,我真的很想打一场自由自在、无后顾之忧的仗。”

“作为一名将军,末将也理解殿下的心情,也想打一场不受朝廷遥遥掌控、遥遥指挥的仗,但是我李唐王朝真的经不起折腾了,如今益州内部兵力空虚,能用的军队全都压到隋唐边境之上了,但益州内部还有北镇军、独孤武都、太和军在作乱,甚至连僚人也被李元吉撩拨起来,与我大唐势如水火,这几股势力要是联手起来,益州必将烽火连天、民不聊生,防不胜防、打无可打。我们这十二万大军,堪称是大唐王朝至关重要的最后余力,是救命用的。”看了李孝恭一眼,柴绍继续道:“就算没有这些问题,殿下自问自己一下,你有把握避开遍布舂陵各地的隋军斥候吗?”

“这……”李孝恭叹了口气,他有自知之明,别看舂陵还有十二万大军,可底子已经让杨善会摸得一清二楚,军营四周,恐怕到处都是隋军密探,只要大军稍有动作,恐怕对方会在半个时辰内察觉,而他们差不多全是步卒,半个时辰的时间差,对于隋军骑兵来说,真不是什么难以追赶距离。就算如愿跳出包围圈,夺下整个江淮大地,他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占据这些地盘。

见到李孝恭也没把握,柴绍一脸苦涩的劝道:“殿下的想法虽然风险巨大,但也确实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太子还在兵力空虚的襄阳等着咱们一起入蜀,要是我们擅自行动,惹恼了隋朝,恐怕薛万均立即从淅阳率领大军南渡,集重兵包围襄阳,太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大唐失去的可不单是太子一个人。”

李孝恭心下凛然,作为李唐高层的旁观者,他比入局者看得清楚,比普通的旁观之人看到透彻,本有统一天下气象的李唐王朝从并州战役开始,便一直失败,最终奠定了隋强唐弱的局面,究其根源,不是杨侗有多狡猾、有多底子,而是高层决策失误,而是皇帝父子兄弟夺权、君臣夺权影响到了军国决策,平白给了隋朝破唐之机。

李建成若是出事,李世民和李元吉恐怕立即展开夺嫡大战,这可是灭国之祸。他以前一直以为李世民是个顾全大局的人,可是从他率军远走高飞一事上看,李世民显然也是个只有自己利益,不管大唐的死活的人。至于李元吉就更别说了,要才无才、要德无德,这种人若是上位,只会加速李唐的灭亡。

想到李唐王朝的处境,以及内乱的后果,李孝恭主战之念也淡了不少,不由得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时,卢祖尚和武士彟对望一眼,武士彟连忙劝说道:“殿下,柴将军所言极是,我大唐委实输不起了。”

李孝恭没有说话,他默默的走到门口,远远的眺望着北方。

在他看不到的北方,是杨善会的大营。

如同一头猛兽,随时会将他们撕成碎片。

这时,传来了亲兵的声音:“殿下,新野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