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北望(3/4)

所说那个死在青苍城内孩儿巷的,当时我受了重伤,坐靠在墙壁上等死,是他替我挡下了马贼的十几下砍刀,死前也没能留下什么话。但我觉得应该替他跟王爷说一声,他戚华岩没有后悔加入白马义从。”

他眼神清澈,笑了笑,问道:“王爷,啥时候打仗?我想进先锋营。”

徐凤年反问道:“戚华岩战死了,要是你丁宣也死了,有几个人记得住他?”

那个被喊出名字的白马义从咬了咬嘴唇,灿烂笑道:“以后跟很多将军们一起葬在清凉山的后山,不怕给人忘了。”

丁宣挠挠头,说道:“不怕王爷笑话,因为戚华岩,我是在青苍城死人堆里捡回一条命,如今还是很怕死,只是丁宣全家当年跟着大将军一起到了北凉,已经把这里当家了。我爷爷说了,就算死,他老人家也要死在北凉,这里就是咱们丁家的根。家里兄也做了官,几个弟弟都在读书。我只要去边境上杀北蛮子,杀一个回本,杀两个就是赚了。”

徐凤年笑道:“先锋营轮不到你去抢位置,老老实实做你的白马义从,真到了需要你上阵的时候,别的不说,咱们的坟,还能做个邻居。”

丁宣张大嘴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下一刻,年轻藩王身形一闪而逝,众人只觉得清拂面。

就连那个刚从溪水中走上岸的书童,都瞪大眼睛,不愧是让武帝城王老怪都有来无回的天下第一人啊!

宋洞明没来由记起一事。

先前相逢,北凉王化名徐奇。

奇字。用在名字里,可不是什么好字。

命奇之人,在史书上一贯形容那些中途夭折不曾登顶的人物。比如春秋兵甲叶白夔,非但没有帮助大楚问鼎天下,反而殉国。又比如四百年前大奉王朝公认边功第一,却至死都没能当上大将军的骆公明,就都被冠以命格偏奇不正的说法。

陈锡亮轻声开口道:“三十万碑,恐怕要一直从王府后山绵延出去数十里,工程巨大,而且大战在即,宋先生,咱们会不会官动动嘴武将跑断腿之嫌?”

宋洞明平静道:“放心,此举不需动用王府钱库分毫,更不至于影响边关兵饷。自有无数个家中子弟在边关作战的家族出钱出力。谁敢逃避,我这个新官上任的副经略使大人就要把第一把火烧在他们头上!我就是要他们知道,打这场仗,不是徐家一家之事,是整座北凉之事!”

陈锡亮动了动嘴唇。

宋洞明看向这名锋芒内敛的年轻书生,柔声笑道:“锡亮,是不是觉得我这么做不近人情?”

陈锡亮摇了摇头。

宋洞明感慨道:“不这么做,北凉是守不住的,到头来苦的还是老百姓。一碑人力之苦,如何能跟日后家破人亡相提并论。黄龙士满口胡言乱语祸害春秋,但有一句话,发人深省!”

陈锡亮问道:“可是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为万世开太平?”

宋洞明笑着摇头。

陈锡亮继续问道:“匹夫不可夺志?”

宋洞明还是摇头,轻声说道:“自古君王最愚昧,百姓最无愧。”

陈锡亮神采奕奕,点头道:“受教了!”

杀蛟丘,是一处微微高耸的小山坡。

史载大奉朝边疆将军骆公明曾经在此射杀蛟龙。

山坡底部有九十余骑兵下马休憩,人人甲胄,难掩鲜红痕迹,原本都是龙象军的漆黑铠甲,浸染了太多来不及擦拭的马贼鲜血。

如今被北凉百姓敬称为小王爷的徐龙象独自站在坡顶上,眺望北方。

自从他着龙象骑军一路把君子馆在内三大军镇碾压殆尽后,北凉都说大将军次子开了窍,而且自幼便有神灵附体,才生而金刚,拥有龙象之力。甚至在还是世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