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36章】骑在头上拉屎了(2/5)

为了防止武将力量反扑,导致五代时期的武夫横行,文官集团都是尽可能的避免战事发生的。因为,一旦战事频繁,武将重新掌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一方面,则是越北朝的局势,非常动荡。越北朝本来就是由很多的大小部落组成的,谁的部落强大,谁就最有可能成为国王。换言之,就是谁的部落实力最大,谁就有发动宫廷政变的实力。因此,越北朝的国王,从来没有人能坐稳王位十年以上的。宫廷政变在越北朝,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早就见怪不怪了。

或许今天还是国王的人,明天早上就脑袋落地了。或许今天还是荣华富贵,纸醉金迷,明天就已经是凋散零落,惨不忍睹了。由于越北朝的宫廷政变太多,政局变化太快,大明朝这边还以为越北朝的国王是某某某,事实上越北朝的国王,早就换成另外一个人了。对于这么一块混乱的土地,大明朝自然避而远之。

至于越南朝,大明朝倒是有几分心思,只可惜鞭长莫及。

在郑和舰队下西洋以后,大明朝的海上力量,受到极大的遏制,蹉跎了上百年以后,早就荡然无存了。大明朝想要攻克越南朝,就必须出动水师配合,单纯凭借陆军是无法胜任的。只可惜,大明水师根本没有这样的远洋作战能力。换言之,大明朝是绝对的有心无力。既然有心无力,也就没有人会正式提出来了。

客观的来说,当时的越南朝,的确是比较艹蛋的。他们估计也是判断到明王朝奈何不了他们,他们有天然的护身符。他们就想方设法,在明王朝的背后,悄悄的抽冷子搞阴谋。他们不断的怂恿越北朝给明朝边境制造麻烦,自己却躲在旁边看热闹。

后来,明朝军队将越北朝揍了一顿,连越北朝的国王都吊死了,越南朝的人,才稍微安分了一点点。但是,不久以后,他们又开始故伎重演了。其实,无论是越南朝,又或者是越北朝的人,都始终不太清醒,对大明朝一直都有阳奉阴违的嗜好。

这一次,白衣军杀入越北朝,干脆将当地来了一个底朝天。

所谓的底朝天,就是从上到下,都全部清洗了一遍。越北朝的上层人物,只要是曾经对大明朝阳奉阴违过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拉出来砍掉脑袋再说。在这个时候,往曰最喜欢凑热闹的白衣军报纸,肯定是集体失声的。事实上,在白衣军杀入越北朝以后,外界谁也不知道,越北朝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杀掉越北朝的高层人物同时,白衣军还将大量的贫民组织起来,实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在东方绝对是个大杀器,无往而不利。只要是农民,对于土地的渴望,就是天生的。偏偏农民的人口又是最多的。越北朝的人口里面,没有自己土地的贫民,占据了八成以上。他们对土地的渴望,就和大明朝的农民们一样。

这些贫民一旦被煽动起来,很快就能形成坚定的统治基础。他们知道自己的土地,是从白衣军的里得到的,一旦失去白衣军的支持,他们就要重新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因此,他们对白衣军的拥护,是相当忠诚的。这一点,几乎和民族感情无关。

白衣军在这些贫民里面,选择部分表现最突出的贫民,组成了安顺军。安顺军装备了大量的曰月铳,负责地方守备。部分的安顺军,还加入了白衣军海军,一起向南洋进军。在语言交流和生活习俗上,安南人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随后,在安顺军的引领下,白衣军继续向越南朝进军。

显然,越南朝的军队,根本不是白衣军的对。他们甚至不能称之为军队,只能称之为武装起来的乌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