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五二章 一心为民李世民(2/3)

有身孕了,我准备的衣服不够了。”说着,一边的长孙皇后就将自己为肚子中的孩子准备的衣服给拿了出来。

李世民也笑着看向这些小衣服道:“你就放心吧...朕会让他们再做一些...!”

可是长孙皇后却摇头道:“不行...这些都要我自己做的,反正我也无事,再动动手吧。”

“也好...!”李世民轻轻的用手摸着长孙皇后微微凸起的肚子。

“你还好吧...?”长孙皇后小声的问道。

“恐怕又要出罪己诏了。”李世民叹息了一声道:“朕的第二份罪己诏,如果有用就好了,朕的子民受灾,朕心里难受,朝堂之上却一个主意都没有。”

“旱灾无解,陛下不要怪罪他们了。”长孙皇后轻轻的辩解。

“朕知道...旱灾无解,这真的是让朕无奈。”说完,李世民再次叹息一声。

李世民这位皇帝,是为数不多的一心为百姓的皇帝,贞观六年的时候,唐朝的政权基本上安定下来了,国家的实力也在慢慢的恢复当中,老百姓的日子也好了。

因此,为了展现唐代伟大的力量,许多大臣请求李世民举行封禅仪式,但魏征对此表示反对!

魏征说:就算是一个正常人已经病了很长一段时间刚恢复治疗,他想把一块石头板背起来走几百里,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国家刚刚好一点,我们就享受这欢乐时刻,以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来之不易得到的民心很快就会消失。

当然,这是李世民最不想看到的,所以他立即放弃了封禅的想法。

李世民一向理解移情思维,把人们的喜好,为他们的日常行为放在自己考虑的范围内。他认为,装饰宫殿去游玩那是皇帝想的,老百姓不喜欢。

人民不愿意的,皇帝必须放弃。他在位期间,他放弃了很多宫殿的建设,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贞观时期,李世民的为民思想到处都看可见。

他说:一切都要按照服务人民的原则来做,国家是以人为本的,人是以衣食为基础,让老百姓衣食无忧国家才能兴盛。他还认为,唯一能让老百姓安宁的是,皇帝英明。

皇帝有作为老百姓才能安乐,皇帝如果昏庸老百姓就受苦。为了给人一种平静的政治环境,李世民力求节省劳力和争夺战。

李世民说,治理国家就像种树,如果根不稳,树就会倒。如果一个君主可以保持一种好的方式治理他的国家,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为了缓解老百姓的苦难,李世民下令官员减少640人。

他还下令3000多名女官被从宫里释放出来,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找自己的配偶了。在李世民继承皇位的开始,他打算封他所有的家族的孩子,但被大臣阻挠了。

李世民则认为,作为一国之君,我应该尽我最大的努力去让我的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我怎么能让人因为我的自私的欲望,替我受罪呢?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为了更好地安抚老百姓,李世民十分重视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他把能否善待百姓和对田地考察的要求作为选拨官的标准。

为了贯彻这一政策有效的执行,李世民下令各地所有州长和刺史的名字应该写在石碑上,并在这些名字的下边写上这些官员在他们的工作中善与恶的成果,记录作为这些官员的奖惩标准。

李世民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他的谦虚接受他的大臣们的建议。

很多人都问为什么李世民会被奉为千古明君,李世民不就是弑兄逼父的皇帝,怎么就成为明君了,其实这个明君是李世民对百姓,对人民的关爱而得到的。

自李世民之后,说真的,还没有那个皇帝做到李世民这样对百姓的关爱,很少很少,基本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