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卅集 七月流火(2/3)

个太子通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报纸当做民间风评递了上去,每天的驿站来往不绝,我就等着他来封呢。”

众人目瞪口呆,贾琮不禁喃喃自语:“爹呀,您这是把儿子往火坑里推呀。”

习斋先生嘴角带笑的进来夸他:“恶人有恶报,果不其然。那甄家你将如何应对呢?”

李想耷拉下眉角说道:“要不我就把他家欠款的事儿,捅出去?我总觉得时机未到。要不我就忍了他这一回?”

林、曹、何、王纷纷给习斋先生见礼,习斋挥挥衣袖叫他们不用多礼,被可人搀着和李想并座。

李想指指这位荣国府大丫鬟对他们说道:“我做主,让她只伺候先生。你们自便吧。”

众人寻着茶壶茶碗,自己泡茶,可人先将第一杯奉与习斋先生,俯身告退。

出了中厅的可人,一路小跑回到自己的小屋,屋里还有几个女孩在等她。都是附近的女儿家,来李宅做些缝缝补补的活,挣份工钱。

苏绣甲天下,岂是浪得虚名的?那些成名的绣娘,千金难寻她的作品。可人听了李想的话,专心学习苏绣,以备将来。她心中自有比较,荣府虽大却不及这两进的草堂。

李想深知他们来意,也不计较什么,就把江浙路线图拿了出来,放在案几上给他们观看:“林家从姑苏起运,到嘉兴转给何家,何家便是转运站,左右直通松江和杭州。自扬州起运到金陵转给王薛两家。这样一来,各地的东风车行便能形成网络,既不用恶意竞争,又能多拉快跑,形成这样一个少则三日,多则七天的循环圈。或官或民都可将货物托付车行,价格按路途计算,车行内形成统一差补,便可将别家的车行打压退市,再将他们买下并入。江浙各地尽在我等手中矣。”

曹尔玉等人皆称大善,李想言道过几天王薛二人过姑苏,东风车行第一次大规模的行动即将开始,那就是秋闱的士子。

三年一比,堪比奥运年,今年要有两千多士子参考。这么大规模的人员流动,简直就是金矿。

这一路上吃在车上,住在车上,要产生多少附加值?

你家里有车?那你愿意和同学一起上路吗?想想各路的士子,围坐在车上一起探讨学问的场景吧?所有难上加难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这里有的是古道热肠的同好。

李想还把刚升官的于千户拉了进来,这一路的安全保卫不能少,还要给不坐车的限行,疏导交通很重要。

当王仁和薛蟠赶到了姑苏后,东风车行正式启动秋闱运输,一时间江南各地全是东风车行的宣传,就受好评的就是:东风送我上青云!东风车行,与举子同行!

这消息随着报纸进了京城,贾赦去找贾珍,问他为何京城的车行迟迟没有动静?贾珍答曰:“北人善骑马,所以用车不多。”搪塞过去。不成想,另一家名为“金风”的车行来个依样画葫芦,赚的是盘满钵满。

一打听,原来是西宁郡王家里开的。这四家郡王说来有趣,姓氏中分别都带着五行,有好事者将他们戏称为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央土。

李想差点喊出东邪西毒的名号,赶紧打听着谁家小子开始写射雕了。

其实西宁姓金是赐姓,原名也先土干,乃是外族,因拥戴有功,所以封王赐姓。

这下贾家坐蜡了,人家也是买的四轮车,除了车厂赚了一笔后,这运输市场只能拱手相让。回到荣府后长吁短叹,贾母找了贾政去安抚:“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车行还能赚钱就行。”

贾赦、贾政皆暗暗心痛。王夫人问明原委,也说可惜。可惜自己府中没有能做事之人,只得作罢。贾政叹息道:“只能看珠儿这科成绩了。”

贾珠顿感压力巨大,又是成天的熬夜读书。李纨身怀有孕,再三劝他:“夫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