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61章 独一份手艺,大胆的创新(求订阅)(2/4)

定下来,三头宴应该搭配哪些菜?是否会有哪些的变化?这些都应该确立出一种标准,这个标准可以让很多人更了解三头宴。”

这位老人的话,倒是一下子提醒了冯一帆。

他有着建立一个国内餐厅标准评级打算,可是一直以来他有些不知道从哪里去下手?

而且他始终也是觉得,自己在国内的名望可能还不够。

如果贸然挑头提出一套国内餐厅的标准评级,会受到不少人的质疑。

但是如今这位老人给了冯一凡另一个方向。

他可以先从确定三头宴的标准开始。

这算是一个试水,可以去尝试看一看普及的一些过程,为之后的一些标准评级进行一个试探。

而且,如今国内可以说能够完整做出三头宴的只有冯一帆,那么也不会有人质疑。

想到这里,冯一帆向那位老人说:“大叔谢谢您,您这个点子确实是给了我启发。”

听到这,老人也是笑着说:“哈哈哈,我们还是很期待冯大厨您的标准。”

冯一帆也是笑着说:“好的,我和我的后厨团队会好好努力。”

接下来,冯一帆他们依旧是继续在后厨里忙碌。

旅游团的老人们品尝了苏记的面,还有苏记中午提供的一些小菜,也都是赞不绝口。

尤其是苏记的一些面条和小菜会根据客人口味做出调整,这更加是让旅行团的老人们吃起来觉得跟回到家里一样可口。

“真是没有想到啊,能够在苏记品尝到家的味道。”

“是啊,我吃这碗面,有一种仿佛回到家里吃老母亲曾经给我做手擀面的感觉啊。”

“应该是我们点餐的时候,服务生会询问我们一些口味偏好后,告诉了冯大厨,然后他们后厨进行了一些调整。”

“这可真的是很难得,没想到在这样的馆子里,这样很赶时间情况下,竟然还有时间根据我们不同口味喜好做出这种调整。”

……

实际上,旅游团的老人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苏记经过了几个月磨炼出来。

再加上,苏记严格控制每一波进门客人的数量,才能够实现口味上调整。

当然,如果是在隔壁林家铺子购买带走的话,那么口味上大部分都是统一的,并不会根据个人的口味进行调整。

不过隔壁的口味,冯一帆也是根据本地很多客人的口味,做出了一个平衡的调配。

因为大多数外带的都是本地客人,所以根据本地人大多数口味上偏好,还是很容易调配合适的味道。

苏记中午的营业依旧是非常忙碌,因为元旦三天假期的最后一天,所以游客专程在离开淮城前,想着来苏记品尝一下这里的面条和小菜。

冯一帆自然也是把时间稍稍调整一下,中午的营业时间延长到了下午四点。

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整个苏记无论是后厨还是跑堂服务生,都是感到非常的疲惫。

甚至冯若若、杨小溪和陈瑶霏三个小女孩,都已经是午睡后回来了。

终于结束中午营业,大家也都是忍不住发出一片欢呼。

冯若若、杨小溪和陈瑶霏看到大家疲惫,并且也是忍不住欢呼,赶紧一起给大家鼓劲。

“大家加油呀。”

“加油加油。”

“大家都好棒棒呢,一起加油呢。”

有三个小可爱加油,还是让大家疲惫的脸上顿时浮现出笑容来,可以说气氛一下子变得欢乐起来。

冯一帆此时拍拍手吸引大家注意力,接着一脸认真地说:“有件事,我觉得大家都是苏记的一份子,所以呢,我做出决定的时候,应该要和大家说一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