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6章 大医辞世(2/3)

古人常说大医不出,苍生何为。我虽然只是一个乡野村医,可难得有现在这样的机会。你让我颐养天年,我真养不住啊。”

“现在的中医界确实不叫玩意儿,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在池塘里面,中医界急需拨乱反正。我太爱中医了,我真不想它如此卑微,我只想让它有尊严地活着!”

许阳的心脏狠狠地颤了几下。

师母也接完电话回来了。

李老问:“谁打来的?”

师母没好气地说:“还能是谁?当然病人打来的?”

李老又问:“那你怎么说的?”

师母道:“还能怎么说,安排时间让人来看病啊。”

李老笑着点点头,低头又抽了一口烟。

……

李老这次中风,前后吃了半个月时间的药,痊愈了,他又开始不停地南下讲学传艺,他势要给中医界拨乱反正。

同时,他每日还要接诊大量的病人,李老的行踪在网上是有人更新的,全国的病人都在随着他跑,导致他的工作量非常大。

次年6月,时隔半年,李老再次中风。

李老在寄给许阳的他“重定续命煮散”的学术资料上写道:“广州事毕去深圳,讲座后接待病人,劳倦过甚,中风,眩晕,嘴向右歪,流延不止。经治,诸症皆退,勿忧。”

10个月后,李老第三次中风。

李老自述:“两年内,过劳发生三次中风,右臂失用。”

这次,师母是真发火了,劈头盖脸给李老一顿骂。

八十岁的老头子,两年内竟然三次中风,你说吓人不吓人?

李老一直低着头,不敢还嘴。

师母让孩子们带着李老躲到了广州某地去修养了一段时间,可是李老还不等痊愈,又出来了。右臂还没恢复利索,又开始治病了。

那时广东中医院建立了李老的学术传承基地,他的几个弟子还打算在省中医院里开办一个中医,用纯中医的手段治疗危重症。

李老急匆匆就要赶过去。

又是被师母好一顿骂,人家住一天上万块钱,他一副中药两三百块钱。说他是抢别人生意,砸人家饭碗,过去多遭人妒。

但是李老怎么着也不肯听,挨了骂也不还嘴,还是坚决要去,他跟许阳说这是中医复兴的契机,他必须要去。

师母拗不过他,只能让孩子们陪同他过去,怕万一出点事儿,身边没有孩子她不放心,她被吓怕了。

中医建立起来了。

后来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了数个李老的学术传承基地,传承李老的医术。作为一个民间中医能被如此看重,李老在欣喜之余,也更加忙碌了。

他在这之后的几年内不停生病,可他怎么样都不肯停下忙碌的脚步,连师母都劝不住他。

终是积劳成疾,84岁的李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那时的许阳刚去农村给人治完病,回到县城的时候,突然听到这消息,他急急忙忙赶到了李老家中。

此时的李老家中,大堂里面站满了人。

见许阳赶到了,李老的儿子跟许阳道:“进去吧,爸在等你。”

许阳急匆匆跑上二楼,房间里面只剩下李老和师母两人。

许阳小心走上前,看着李老这模样,不禁双眼发酸,悲从心来。李老双目紧闭着,浑身骨瘦如柴,竟没了几两肉,气若游丝,脸上布满了死象。

师母静静地陪在李老床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