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245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求订阅)(3/3)

现在的3d-di体系,器件性能卡在了7.83%,说是差临门一脚,其实也是陷入了瓶颈。

许秋觉得他要是一直头铁重复做器件,最多也就是把模拟实验室中的7.83%重复出来,很难突破到8%以上。

而且,按照他的想法,既然要破纪录,就要实实在在突破,最好能弄到8.3%左右,甚至更高,和原纪录拉开一些差距。

不然只是从7.92%突破到8.00%,属实有些不够看。

这又不是打怪升级,从七阶大圆满升级到八阶初期,有跨越式的提升,数字是连续的,0.1%就只是0.1%而已。

当然,如果能到9%以上就更好了,不过他还是有点b数的,对他目前这个体系来说,大概率是上不去的。

至于怎么取得进一步的提升,许秋大体上还是有所规划的,他打算从其他表征手段中寻找突破口。

就像当初优化ce11的时候,他先是受到学姐提供的uv-vis光谱变化的启发,随后结合了dsc、tem、giaxs等一系列实验手段,才得到“ce11具有高结晶性”的这一重要结论,进而引导他做出对应的器件优化来。

而现在他研究3d-di的体系,除了常见的用来获得器件光电性能的亮态j-v曲线外,其他表征手段涉及的并不多。

目前,已知的线索是简单di材料具有高结晶性,但在合成的3d-di分子中,结晶性是否还仍然保持,有效层材料的共混形貌又是什么样的,都不清楚。

要想获得形貌学上的信息,常见的手段是afm、tem和giaxs,其中,后两者较为直观一些。

不过,光源giaxs机时安排不受他的控制,最近的一次被排在了四月份,还有几周的时间才能测试,而tem是化学系的仪器,并且在模拟实验室中也有,测试起来就比较方便。

按照他本来的打算,这周如果预约不上tem,就先在模拟实验室中自行实验一番,现在预约成功了,倒是不用额外花费积分了。

思索了一会儿,许秋感觉一阵困意袭来,也睡了过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