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最后一功(2/4)

,不能直呼其名,所以以先生代称。

王芬作为八厨之一,名闻天下,在明面上属于冀州士人的领袖,原本历史上他本应该谋划废掉汉灵帝,结果这次被荀和阻止,于是策划了冀州叛乱。

而且王芬与豫州豪强世家也有联系,比如南阳许家、沛国周家,在加上颍川诸多世家包庇,暗中支持豫州叛军。

如今只要南边的攻势顺利,袁绍打开太谷关放南边的许攸周旌等豫州豪强入关,则大事已定,一个愣头青刘备,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此时洛阳局势并不算太好,南面有许攸周旌等暗中指挥的南阳世家豪强为首的叛军,东面有冀州叛军。

凉州那边皇甫嵩虽然还算顺利,问题是他离不开身,一旦回军,则韩遂还会继续侵略三辅之地,所以他只能驻守在汉阳郡,没法回来。

朱儁带着原来河北的地方郡兵去了并州,并州战事算是个泥潭,由于皇甫嵩的精兵被调走,地方郡兵战斗力一般,难以和鲜卑骑兵打,只能退守在雁门关,同样不敢回洛阳。

而董卓驻兵河东,观望形势,丁原还算讲义气,派遣部下张辽高顺等人,带了一千精兵回洛阳归属于何进麾下,总算是让何进手里头有了一点兵马。

只是相比于如今大乱的局势,这一千兵确实没什么作用。因此表面上看起来,汉帝国似乎已经到了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的境地。

野王城内,刘备与自己的好兄弟牵招正在城楼上观望外面的形势。

牵招是乐隐的徒弟,这个乐隐是河北名士,现在为车骑将军何苗的长史,牵招于是就跟随着乐隐在何苗的门下。

当年十多年前刘备跟随卢植读书,卢植只教了一年就又回朝廷做官去了,于是刘备就在河北游学,认识了牵招,二人成为好兄弟,为刎颈之交。

这次刘备在河南募兵,牵招就投身于军伍。

本来刘备发达了,牵招是不打算去相认,毕竟看到朋友发达,就立即去投奔,颇有点攀龙附凤的嫌疑,不太光彩。

没想到有才华的人是遮不住光彩的,很快牵招就因为素有才干,被军队里的长官赏识,通报到了刘备那里。

刘备一看,哟,这不是好兄弟牵招吗?于是马上提拔为军司马,每日抵足而眠,共叙旧情。

今日在城楼之上,看到城外十余万冀州叛军旌旗招展,如蝗虫过境,一眼望不到头。

牵招担忧地对刘备道:“玄德兄,冀州叛军势大,野王县恐怕难以守得住,不若退军回孟津,凭借关隘之险要,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刘备叹气道:“我何尝不知贼军势大,只是我身负王命,受天子所托,怎么能临阵退缩,放弃守护的土地呢?”

牵招义气当头,便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只能与玄德兄一起共赴国难,杀身成仁了。”

刘备却笑道:“子经莫慌,我早已经给二弟三弟发了书信,让他们从青州带兵赶来,算算日子,再过几日应该就快到了。我二弟三弟有万夫不当之勇,等他们兵马一到,则立即进攻,必然能击溃叛军。”

刘备的话并非无的放矢,从洛阳到青州往返的路程,即便快马加鞭,最少也得十多天。

可架不住有条黄河呀。

根据《水经注》记载,当时黄河上游的青藏高原可是郁郁葱葱,陕西甘肃那边别说沙漠,就连贫瘠的沙丘都没有,全是草原和森林,黄河也没有变成黄河,汉人把这条河称为“大河”,河水清澈如许,坐船从黄河一路东去,一天就能到济南。

所以刘备的信使早上从洛阳出发,晚上就到了济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