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卧底的自我修养(2/3)

宫内的宦官怨恨何进要诛杀他们,何进死了之后,宫廷禁卫的兵权又被董承掌握,因此不论是兵权还是宦官,都没人帮她,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袁隗还以为将来政治格局是二宫争权,却不知道,人家董太后根本不跟你玩政治,直接学董卓当莽夫,利用兵权和大义名分逼他就范。

现在董太后掌控局势以后,甚至还公然废帝,莽得袁隗头皮发麻,只能乖乖俯首认命,不敢不从。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董太后跟何太后的冲突在很多年前就有。

《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初,后自养皇子协,数劝帝立为太子,而何皇后恨之,议未及定而帝崩。

这意味着在九年前,也就是董太后收养刘协的时候,就曾经因为多次劝说先帝汉孝康帝立刘协为太子,而与何太后产生冲突,双方都恨对方入骨。

如今董太后掌控权力,终于要置何太后于死地了,她俯瞰着群臣继续道:“朕以为,何氏的太后之位,应当与少帝之帝位,一同废之,陈留王登基,朕以太皇太后之位,临朝称制,垂帘听政,诸公以为如何?”

“何太后无故鸩杀王美人,心思歹毒,确实不应当继续为后,臣附议!”

丁宫又是第一个站出来表明态度。

“臣附议。”

“臣也附议。”

群臣连忙再次表示同意。

当下,董太后就命令宦官宫女将何氏与少帝搀扶出来,二人放声痛哭,群臣纷纷掩面不敢看他们,唯有刘虞杨彪等少数人一同悲戚,痛苦不已。

这个世界本就是成王败寇,权力争端的残酷也没什么好说的。

现在是董太后赢了,何太后输了。

但前段时间争权的时候,若不是刘备,董太后的下场不会比何氏有多好,估计还没出洛阳,就要被何进兄妹谋害。

真正无辜的只是少帝而已,什么都没做,就莫名其妙成为了权力漩涡的牺牲品。

很快,董太后命令宦官与宫女将少帝的皇帝冕服去除,扶陈留王登上帝位,让何太后与少帝跪下向陈留王称臣。

长辈之间权力争夺,刘协与刘辩的感情却极好,看到往日亲昵的兄长跪在自己面前哭泣,刘协放声痛哭,不断挣扎,却被董太后呵止住,命令他必须有天子威严。

何氏与刘辩跪下称臣,大局已定,尘埃落下。朝议结束之后,董太后带着新任天子刘协回宫,董卓则回了骠骑将军府,召集群臣议事。

跟之前的何进一样,在董卓执掌大权之后,同样有很多官员投靠在他门下充当幕僚,比如侍中周毖、校尉伍琼、长史何颙、光禄仆射赵琳等等,只是董卓做梦都想不到,这些人全都是卧底。

像周毖伍琼何颙等人,是袁隗那老狐狸派过来的。阎忠和赵琳,则是陈暮埋下的暗棋。除了他们以外,太皇太后身边还有个王钧做内应,简直是三国版的无间道有木有。

董卓回到府邸之后,召集幕僚,恼怒道:“袁绍陈暮等人殊为猖狂,居然枉顾先帝遗诏与太皇太后懿旨,公然挑衅,我欲杀他们泄愤,诸公以为如何?”

周毖忙道:“夫废立大事,乃董公与太皇太后商议,名正言顺,无可辩驳。袁绍不识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迫之急,势必为变。”

“不错。”

伍琼也附和道:“袁氏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董卓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