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与未来规划(2/5)

而他也只能无可奈何。

.......

.......

大汉章武三年,也就是公元203年,随着曹操集团覆灭,河南全境收复。

刘备任命董昭为豫州牧,王朗为兖州牧,毛玠为徐州牧。

三名资历比较深的老臣坐镇地方,恢复民生经济。

十月初班师回朝,大宴群臣,论功行赏。

目前整个天下形势已经十分明朗。

孙策逃回江东,苟延残喘,孙坚一路追杀,黄忠和太史慈也于长江出海口登陆。

两面夹击,孙策目前只有不到万余兵力,败亡也是迟早的事情。

顺利的话今年年末,孙坚就能押着孙策回洛阳请罪。

而北方关羽挫败了马超韩遂张鲁等人联军,屯兵于陈仓、陇右等道,厉兵秣马,准备收复西凉以及汉中。

匈奴人投降朝廷,张飞北上入驻上郡以及西河郡,对吕布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攻太原。

现在距离统一,时间已经非常近了,快则一两年,慢则三四年的事情。

陈暮这个时候还在淮北做调研,他在研究运河以及淮北种植双季稻,此时广陵湖泊众多,水系极为复杂,正是种植双季稻的好地方。

等到年末的时候,孙坚连下寿春、合肥、历阳等城池,兵锋直指丹阳,与黄忠太史慈汇合,攻取湖熟,包围秣陵。

孙策走投无路,最终向他爹投降。孙坚便押着孙策周瑜鲁肃等人北上回了洛阳,自此江东收复。

收复容易治理是个大麻烦,好在后备官员众多,青州泰山学宫每年的毕业生不知凡几,在大汉组织部,也就是中央吏院的统筹下,大量底层官员开始向河南江东安置。

这个过程自然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情。

陈暮得知江东收复之后,便南下过了长江,抵达了丹徒,也就是后世的镇江市,马不停息地一路考察,巡视水利、地利以及农业种植情况。

他的身边跟着大大小小的官员、将领,走一路,看一路。不仅要观察形势,还要顺便处理地方政务,花了不少时间。

好在刘备那边得知江东收复之后,也很快派了崔琰过来担任扬州牧,并且让吏院立即派遣官员。

崔琰年纪比陈暮大几岁,历史上他三十岁的时候,徐州黄巾攻破了北海,那大概是在初平元年左右,算算年龄,今年他已经四十四岁了,比陈暮大八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说年纪大于陈暮,但他却从不敢年长自居,总是虚心向陈暮请教,这是因为儒家学说达者为师,孔子也有拜项橐为师的时候。

所以这次崔琰被派过来担任扬州牧,他就第一时间带着要派往各地的官吏们前来拜见,询问治理扬州的办法。

当崔琰见到陈暮的时候,他正在吴郡的阳羡县,也就是后世的江苏省宜兴市做太湖流域调研。

由于现在的太湖流域比后世大了一倍有余,后世的滆湖、长荡湖在此时连成一片,常州市、无锡市南面有一半都泡在湖水里,所以如何进行可持续性发展,保护原有湖区面积进行农业开垦也是个问题。

虽说现在因为战乱导致人口少,耕地多的局面出现,不需要围湖造田。但得为长远做准备,这样就得利用这些湖泊、河流进行蓄水,大量挖建沟渠,制造人工湖泊应对干旱。

如此一来就需要很长时间的规划,陈暮这些天就派遣了大量地质官员进行考察,同时做指导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