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41章:鄂北旅社(2/3)

就要丢人了。

“德公,您是戎马半生,晚辈岂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谦虚还是要一下的。

这是个态度。

“呵呵,正因为这样,我才要多听,多汲取年轻人的想法,年轻就是敢想,敢做,这是优势。”李德邻呵呵一笑。

“那属下就把自己的一些浅见说出来,请德公指教。”罗耀微微一躬身道。

“但讲无妨。”

“德公,属下是干特务出身,对两军对垒,排兵布阵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这方面我就不丢人现眼了。”罗耀清了清嗓音道,“我只知道情报对于一场战役的重要性,虽然它不一定能决定战斗的胜负,但起码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您认同吗?”

李德邻和黄雪村都点了点头,这话客观,既没有拔高,也没有贬低,两军对垒,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属下决定,我们的情报工作远远的落后于日军,当然,这有一定的客观历史原因,也有我们国力羸弱,起步比别人晚,还有就是各级将领的意识问题……”

就情报而言,罗耀是有发言权的,因为他就是干这个的。

尤其是对国军的密电码通讯系统更是了解的非常透彻,他更知道,在二战中日军破译国军的密电通讯达百分之八十,这是多高的比例。

也就是说,国军的基本动向,日军都是掌握的,但最终日军还是败了,所以,他们才战后不服气,不承认自己被中国军队打败,而只是被拖住了,陷在泥潭里拔不出腿来。

若是把中国的军队抽调出来,跟美国人在陆地上较量一场,那胜负还真难预料。

罗耀提出了一个逆向思维。

那就是我们破译了日军的密电码,那日军是否也能破译国军的通讯密电码呢?

日军无论从技术到人才方面,那都是强过中国的,而且他们还有先发优势。

“德公,我们的通讯密电码多久没有更换了?”

罗耀的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李德邻问住了,这个他还真不太清楚,把目光投向了黄雪村,他是机要秘书,这些事儿,他最清楚了。

“过年前刚更换的密电码,有三个月了。”黄雪村道。

“五战区还是沿用过去的密码编写方法吗?”罗耀继续追问道。

黄雪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这涉及桂系的机密,怎么轻易的告诉一个外人。

但李德邻冲他点了点头,意思是让他照实说。

“是的,我们一直都是沿用的是过去的密电码编写方法,加以改进,形成新的密码本。”黄雪村道。

“多久了?”

“差不多从抗战开始就沿用到现在吧。”

“难道就没有想过升级和换以一种更复杂的密码体系?”罗耀有些吃惊。

“我们也一直在研究,有专门的人负责这一项工作,但至今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而且一旦有密码本泄露的风险,我们也是第一时间更换。”黄雪村解释道。

罗耀忽然明白了,日军在中国战场一直处在进攻一方的位置,只要是发起进攻的,那么掌握对方的排兵布阵的也就是一种“理所当然”,对防御一方来说。

他就可能忽略自己密电码泄露的情况,就算有些布置,后手,人家先发动进攻的,一打,你还不自己就暴露了。

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你的布置其实早就提前暴露了。

而且日军破译你密电码,那在日军内部也属于绝密存在,可以用很多种方法告知一线部队。

掩盖破译密电码的情况。

因为一旦破译对方密电通讯,这是一条最简单便捷获取情报途径,那肯定是要严守秘密了。

“方组长,我们采用的是颠倒移位替换密电加密技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