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353 熊孩子应该怎么教育(上)(2/2)

馨,上街进行现场教学比赛。

是骡子是马,你得拉出来溜溜。

可巧的是,刚上街,就看见一个不知道是谁家的熊孩子在捣乱。

那个孩子也不过十来岁的模样,打扮得就很拉风,一个硕大的项圈戴在脖子上,跟青牛精下凡了似的。

再加上身边的一个婢女,一个家丁,标准的纨绔子弟的装备。

“喏,翁兄可曾看见前面那个孩子了吗?”

“看见了。虽然顽劣一些,但应该还好,吧?”

不怪翁德馨来个口头急转弯,实在是那位小纨绔的做法太与众不同了。

纨绔嘛,飞鹰走狗,欺压百姓都可以理解。大一点的,还可以开展调戏良家妇女这一喜闻乐见的活动。

可你逮个人就往人家脸上吐口水,是什么意思?

你这么做,难道不觉得丢了纨绔界同仁的脸吗?

小孩子吐口水,一般的大人都不会和他一般见识。

就算是有个别想替他老子教训一下这个不成器的东西,也因为武力值不够,或是有其他顾虑而不得不作罢。

指不定是哪家的少爷出来玩了呢,犯不上平白无故地得罪人。

“翁兄,如果这个家伙入了书院,你打算如何教化他?”

“先使其读书知礼,再辅以惩戒,必可使之幡然悔悟也。”

别看翁德馨说的好听,其实就是后世已经濒临失传常见的两招,抄作业和打手心。

只不过,古时候的打手心都是真打,二指宽的竹条哗哗地往手心里打,还不敢回去告诉家长。

因为如果回去说了,会额外得到家长的加餐奖励,再来一顿“竹笋炒肉丝”。

“如果孩子的父母护短,你怎么办?”

每个成功的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护短的家长。

你想打我的宝贝儿子(孙子)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那坚贞不屈的精神,那视死如归的品格,简直比烈士都烈,比英雄都雄。

而且,人家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只是让你替他们接着宠孩子,谁给你管教、殴打的权力了?

再牛掰的老师,碰到这种人,你都得麻爪。

“赵兄何必多虑,这世上岂有不希望自己孩子明事理的父母?”

虎毒尚且不食子,试问世上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

吃好喝好是好,明理上进更是好。

不读书,不能明事理。

不读书,不能知廉耻。

三辈不读书,不如一窝猪啊!

“是不是有点不服气?你我各自用自己的法子,试着教导那个熊孩子,看看效果如何?”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