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40.城阳之王(2/3)

又去赌角抵赛。然而在角抵场上铁巨人的运气总是那么差劲,几场比赛下来,差不多十万的赌金去了大半。听说汉超联赛正在筹备,铁巨人赶紧捂紧了钱袋子,以免等到开赛时连本钱都没了。

而这次足球热潮更胜过在高陵之时,因为现在各营都有了自己的球队,士卒们有了主队,比起纯粹看羽林军各队更有了参与感。

如果说有人因为汉超联赛将临而不高兴的话,大概只有角抵场的庄家老沈了,老沈在羽林队和卫士队的比赛中血亏,之后好不容易在长安城外缓过点劲儿,可是汉超又要来了,生意又没的做了,老沈欲哭无泪。

营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足球来,汉超到,老沈哭,老铁笑。”

吴原对皇帝陛下惊为天人。

陛下了解到营中士卒骚动,既没有弹压,也没有严打,只张罗了一个汉超联赛,就把几十万将士的注意力全都吸引了过去。不仅营中秩序大为好转,就连长安城都安定了许多,进城的士卒明显减少,抢劫和杀人事件的数量直线下降。

皇帝陛下觉得,等到女闾和汉超都兴办起来,不仅城内秩序会更好,他的内库必定会被装得满满的。

这一阵陛下为了士卒和百姓操碎了心,因为太过劳心劳力,不得不增加睡眠时间、增加饮食进行弥补,这使他最近红光满面,甚至有些发胖。

大汉皇帝陛下的恩泽是无所不至的,无论百姓和士卒,雨露均沾。

陛下想到了他手下的功臣们,就是那些颠沛多年的赤眉军将领,他们南征北战,为大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也该体会到皇帝陛下的天恩雨露了。

进了长安,他这个皇帝鸟枪换炮,身价倍增,而那些手下也应跟着提升地位,享受拥立皇帝陛下、进入伟大首都的红利了。

封爵之事势在必行。

这一天,皇帝宣召樊崇和徐宣等人进宫。樊崇向徐宣道:“总是要召进宫中议事,和那些书呆子一起,一议就议半天,之乎者也的,老子又不识字,能听得懂吗?我不去!你就说我病了!”

徐宣没法,只好和杨音两个人去了。

现在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事情特别多。皇帝几乎每天都要召五大头领入宫议事,都是一些政事,涉及到新政权的方方面面,没有文化的泥腿子哪儿听得懂这些?只是在那儿呆坐着,听着那些儒生侃侃而谈。

更难受的是,在皇帝面前要保持仪态,否则就是有错。逄安有一次议事时歪着身子打瞌睡,被儒生们当场指责为君前失仪,逄安气得当即表示再不来议事了。

皇帝并没有怪罪他,而是哈哈大笑道:“马上将军死且不怕,尚怕议政乎?”之后便批准了他可以不必参加议政。

逄安如蒙大赦,大大地松了口气,谢逯立即有样学样,也跟着请求豁免了这件差事。

现在轮到了樊崇,他虽然还没有请求免除这项差事,但是经常托病不去,可以说樊崇四十多年生过的病也没有这半个月多。

徐宣有时候简直怀疑皇帝是故意的,拿这些啰里巴嗦的政事来烦扰这些目不识丁的大老粗,让他们自觉地从权力中心退出去。

大汉丞相拉着粗通文字的大司农杨音,坚守在议事者中间,拼命抓住从手中渐渐溜走的权力。

今天议事的人格外的少,只有侍郎杨延寿一人。如今杨延寿几乎成了皇帝的私人秘书,多参与机密之事,圣眷尤隆,是朝中的大红人。

徐宣、杨音行了礼,皇帝道:“丞相、大司农,朕与士元正在商量封爵之事,你们来参谋参谋。”

杨延寿递给徐宣一本名册,徐宣接过一看,见上面头一个便是刘恭,上面写着“城阳王”,下面一行小字:“三县,三万八千户”。

徐宣诧异道:“臣前几日刚查过户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