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65.是非亲疏(2/3)

之众。”

樊崇道:“十万又如何?城外青州兵不下三十万。。。。”

徐宣道:“三十万?左大司马、右大司马召诸将移营,只有三营遵命,还有四营做了做样子,其余诸营动都没动,将军们却纷纷入宫,求见陛下,三老,你觉得他们入宫,为的是什么?”

“难道他们竟是要背弃少子,效忠皇帝?”

一阵恐慌涌上樊崇的心头,感觉这些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离得越来越远,感觉到自己逐渐力不从心。

将军们也曾到他的府上讨主意、探口风,樊崇因此进宫去见皇帝,却结结实实地吃了个闭门羹。

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将军想见皇帝,他们离了御史大夫府,就去了宫里,那么要是真到了刀兵相见的一天,这些将军们会听谁的命令?

樊崇哼了一声,“只要我一声令下,只要我赤夜刀一举。。。”

他忽然想起来,赤夜刀也已不在他手中,而是输给了皇帝。不知不觉的他就输了。

樊崇对这把刀是颇有些迷信的,没了这把刀,他总觉得心气不足,再找不回当年率数十万军队横扫中原的豪气。

即便是进了长安,他也不觉得这胜利是他的,而是那个十五岁的孩子的。

没想到啊,终究有一天,他要与这个孩子站在对面,比一比各自的力量,虽然没有开战,只是做个比较,樊崇也有一种失败的挫折感。

徐宣还在说话,“陛下说了许多,唯独没有提到左大司马和右大司马,没有提到城外大营之事,便是我想要提起,也被陛下拿话茬了过去,好像是故意不让我说出口似的。”

沉默半晌的方阳说话了:“御史大夫,丞相,以我看,陛下对城外之事清楚得很,但是却假作一无所知。无论是御史大夫还是各营将军,他全都不见,就是不想听到关于左大司马、右大司马调兵之事,他明明白白地装这个糊涂,就是不想把此事拿到明面上。因为这事要是挑明了,是了不得的大事!朝中重臣不请旨私自调兵,不是谋反是什么?”

“可是我们向来都是这么调兵的,难道我每次调用营中兵马,还要他这个皇帝批准?”

徐宣道:“三老,御史大夫,还是那句话,现在与从前不同了。以前我们没有皇帝,是兄弟们说了算,现在有了皇帝,应当事事请皇帝陛下示下了。”

方阳道:“二位暂时不必担心,陛下眼前不想捅破此事,意即不想与左大司马,右大司马撕破脸大干一场,他见丞相,说了那些话,便是要丞相和御只大夫从中斡旋,将两位大司马劝住。”

徐宣道:“可陛下说了,三日之后,他要召集众臣上朝,共议国事,到了那时,这事儿还兜得住吗?”

方阳冷笑一声:“那便是陛下给各位的期限了,陛下是要各位三天之内解决此事,否则免不了大家脸上不好看,或许还会动刀动兵!”

“这混小子!竟然给老子下起了最后通牒!”樊崇拍案而起。

送走了徐宣和方阳,樊崇在房内乱转,坐也坐不住,时不时地用拳头捶一下墙壁,或是几案,低喝道:

“这三十万大军终归还是老子的!老子倒要看看你怎么抢得去?”

“敢跟老子亮刀子,信不信老子废了你!”

“谁敢动我的兄弟?”

他一个人嘟嘟囔囔了许久,连饭也忘了吃,直到门被推开,樊桃花端着托盘进来,后背挺得笔直,脸上如寒霜一般,径直走过去,将饭食放在案上。回身道:“父亲,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你这是什么话?我才四十六岁,怎么就老糊涂了?”

“您不糊涂,怎么就这么不明是非,不知轻重,不辨亲疏?”

樊崇更怒了,“你倒是说说,我怎么就不明是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