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18.分路奔袭(2/3)

课,任尚也不推辞,凡自己懂的知无不言,日日与袍泽研讨兵法,钻研带兵之道。

这大半年下来,任尚脱了几层皮,整个人黑了许多,也壮实了许多,因为在军中表现出色,被提拔为屯长。

任尚找到王虎,说道:“校尉,末将思来想去,这么大张旗鼓向孟津行军,恐怕难以成功。”

王虎知道他很懂兵法,便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任尚道:“苏将军的意思,是不是要我军一直向北,经平仓,过邙山口,然后直插孟津渡,发动袭击,烧毁敌船。”

王虎点了点头。

任尚道:“末将久在洛阳,深知此处地理,邙山横亘于洛阳以北,绵延数百里,将伊洛之地与大河分开。邙山在洛阳以北的平仓附近中断,形成一个四十余里的豁口,名曰邙山口,邙山口以东为邙山,向西便是中条山余脉。从孟津到新安必要穿过邙山口,邙山口处有一处小小的军镇,名曰平仓,平仓虽小,却正卡在邙山口中间,在平仓驻军,可兼顾整个四十里山口,防备敌军偷偷穿过。”

王虎道:“平仓小镇,应可一战而破之。”

任尚道:“平仓易破,突骑难防。校尉,平仓附近地势平缓,虽有邙山余脉,但多为缓坡,没什么山河屏障,利于骑兵驰骋。此为敌军调兵运粮之要道,虽为小镇,但必有重兵把守,若要强攻,便须集结大队人马,若要越过平仓偷袭孟津,恐怕四十里左右的山口,我大军无法通过却不被发觉。”

王虎道:“依你的意思,要过平仓,便无法偷袭,只能是强攻了。”

任尚点头道:“正是,若是强攻,我五万大军,平仓又没什么高墙深垒,想必能攻得下,可平仓距新安百余里,距孟津九十里,只要稍有动静,两地之军都可迅速支援,幽州突骑速度极快,百余里路程旦夕即至,到了那时,我军将面临幽州突骑的突击,在无险可守,一马平川的平仓一带,恐怕难以抵挡。”

王虎同意他的看法,虽然他曾战胜过突骑,但那是他利用地形,提前预设了战场,而眼前的战场是既定的,是十分利于骑兵往来驰突的平地。

王虎道:“依你之见呢?这仗要怎么打?”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大军走邙山口,挺近平仓,是正兵,偏师迂回,绕过邙山口,偷袭孟津渡,是奇兵。”

任尚道:“末将在洛阳三年之久,了解邙山路径,知道邙山中有数条小路可以穿越,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邙山,抵达大河南岸,突袭孟津便可成功。”

说到这他站直了身子,大声道:“末将请求一支偏师,北越邙山,突袭孟津!”

王虎道:“你需要多少兵马?”

“不知孟津渡驻有多少人马,校尉若予我三千。。。”任尚突然想到,王虎一共只有五千人,忙改口道:“两千,一千也可!”

王虎说道:“你这个主意很好,不过我没有兵马给你,我去向苏将军要三千人给你!”

王虎向苏茂说起此事,苏茂道:“这个任尚,真是胡闹!好像只有他是知兵之人,他难道忘了,去年三万洛阳精兵葬送在谁的手上?王校尉,你有所不知,从洛阳东北入邙山,要从偃师、缑氏经过,这两县如今都在敌军之手,驻有重兵。焉能任他随意来去?向来从洛阳去孟津都走邙山口,距离又近,道路又好走,我军以堂堂之势北上,有何惧哉?也许不用到孟津,只要到了平仓,吴汉便要撤军,新安之围立解,只要解了围,孟津的粮烧不烧又能怎样?”

可任他如何说,王虎却好像认准了任尚之谋,极力为之请兵,苏茂还要倚仗他,也不好太驳他的面子,便答应给任尚两千步卒。口中还在叹道:“唉,可惜洛阳两千好儿郎,又要葬送竖子之手!”

任尚从自己的旧部中挑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