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61.平叛大军(2/4)

他配不上,怎么肯为了功劳大搞滥杀呢?

总而言之,皇帝认为抚民将军既能让他了解到叛乱的真相,又不会使事件扩大化,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平叛人选。

于是刘侠卿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娇妻和刚满一岁的儿子,出了长安,到城西的军营中点兵出征。

一大早大军出征的时候,刘侠卿才看清楚皇帝为他配备的大军。他伸着脖子左看右看,旁边的越骑校尉钟离华奇怪地问道:“大将军,您在看什么?”

“怎么。。。”刘侠卿迟疑着,眼睛依然向远方瞟着,“一共就这么多人吗?是不是还有队伍要来?”

“回大将军的话,平叛军全员在此,一共有骑兵两千,步兵四千。”

这就是皇帝给他准备的“足够”的大军,一共六千人!

刘侠卿想到煞神贺长年的模样,想到他乌泱泱的数万大军,觉得腿又开始发软,爬上马的时候,脚没踩住,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有两个士卒跑上来,要扶大将军上马,刘侠卿厉声斥退,自己慢慢爬到马背上去。

抚民大将军下令开拔,六千“大军”向西前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井然有序。刘侠卿看着这拨兵马人数虽少,但是军容雄壮威武,稍稍放下心来。

越骑校尉钟离华紧随在刘侠卿身边,对他十分殷勤。因为众人都知道,抚民将军是皇帝陛下的故人,圣眷十分隆厚,钟校尉有机会与天下第一大将军同行,自然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钟离华见大将军脸色有点灰白,忙宽慰道:“凭末将这两千骑兵,就可横扫叛军,其余步兵只是押送叛贼回京之用,将军不必担心战局。”

刘侠卿眼睛一瞪,说道:“什么你的骑兵?这都是朝廷的兵,是陛下的兵!”

钟离华吓得赶紧行礼,“末将失言,将军恕罪!”

钟校尉稍稍将马头落后了些,跟在刘将军后面,不敢再上前搭讪,看样子将军现在心情不好,他何必去触这个霉头呢?

钟离华今年三十岁出头,是出身于天水郡的良家子,有统军之才,为乡人所重,与同族同乡一道聚众自保,后经太守杨音推荐,入京任职,屡经升迁,成为刘彪之后的第三位越骑校尉。

在高官遍地的国都长安,能担任皇帝卫兵的首领都得是勋贵子弟,钟离华出身不是士族豪强,又不是赤眉一系将领子弟,属于少见的靠个人才能和努力爬上高位的将领。

在三十多岁的年纪,他的成就算是比较大了,在他的家乡天水,钟氏整个宗族的地位都靠他抬了起来。但是在皇帝身边,二十岁的高官比比皆是,钟离华只能怪自己没有和皇帝在牛马厩混过。

生活就是这样,你努力一辈子的天花板,可能就是人家的起步价,人家的小目标,是你拼尽全力也触碰不到的虚幻理想,如果陷入这种对比中哀叹社会的不公平,幸福感会越来越少。

即便一开始抓了一把烂牌,也要耗尽心力打出最好的结果。

钟离华就是这种心态,他的出身本来平常,但是通过努力爬上高位,靠的是强烈的野心和进取心。这一次平叛,被他当作另一个上升的机会,私下里他也想通过这次出征,能踩一踩封侯的门槛。

有汉一朝,就军功侯而言,都是有硬性条件的,汉军法:“斩捕大将之人,赐金二千五百斤,封五千户;斩捕列将之人,赐金一千五百斤,封二千五百户;捕斩裨将之人,赐金千斤,封五百户。”在七国之乱时,为了激励士气,景帝甚至临时将赏格提升了一倍。

李广终身不得封侯也不全是运气,而是他实打实的战绩不行,硬件条件不够。

当然如果他有关系那就另当别论,大人物随便一句话给他开个后门,也许这侯就封成了。否则冲他这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风格,只能是难封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