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54.走得明白(2/3)

去了。

刘钰接过奏书,打开看过,面色不变地道:“冯异定齐地,为国家立下大功,又忧心北方战事,北上运粮,为朕分忧,真是少见的忠臣能臣啊!朕要大大地奖赏他,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功绩。”

张步退下之后,皇帝又将冯异的奏书打开,看了两眼,随即两手交错,慢慢将其扯碎。

乌盖小心问道:“陛下,冯公。。。”

“他走了,不会回来了。”皇帝叹了口气,说道:“他倒是走得明白,先为朕定齐地,立下大功,报答朕对他的优待,还了这份人情。然后还是要去找刘秀。。。可惜啊,此等人才,终不肯为朕所用。人各有志,终是勉强不得。”

“他去找刘秀了?”小班登大吃一惊,“那陛下为什么说要奖赏他,还要让天下人知道他的功绩?”

刘钰没有说话,乌盖却道:“天下人都知道冯异为陛下定齐地,想必伪帝也会知道,他如此帮助陛下,不知道伪帝会如何看?”

小班登终于明白了,“原来这是个反间计啊?陛下,您,您真聪明。”

他结巴了一下,让刘钰觉得他本来想说什么不好的词,话到嘴边,又用聪明来替代了。

皇帝道:“此事有些蹊跷,按道理说张步的存在对刘秀是有利的,冯异若是为刘秀着想,应该扶持张步,帮着他与朕为敌,可是他确实在这件事情上帮了朕。让朕觉得他信上的话有可能是真的。”

“他说了什么话?”班登急切地问道。

“冯异说,天下乱得太久了,百姓太苦了,天下人都厌倦了。他希望快一点结束乱世,让天下重归一统,让百姓安居乐业。他恳请朕,还大汉一个太平盛世。”

“可是,若是他希望陛下一统天下,那伪帝怎么办?那不是他心里认定的故主吗?”这次不仅是班登,连乌盖也有些糊涂起来,不知道冯异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

“这确实令人费解,看这个意思,冯异是站在天下人一边的,因此他帮着将要一统天下的朕定了齐地。。。他又不肯留下,而是千里万里地去寻故主。由此看来,此人心中有大爱,心怀天下,但是又有小情,情系故主。而他故主的前路与天下大势相反,因此才让他看起来这么矛盾。”

乌盖道:“可是他若去了辽东,免不了受困于君臣之义,与陛下作对,做出阻碍天下一统的事情。”

“他说要追随故主,却不会与朕为敌,不知他如何做到。”刘钰摇了摇头,好像试图将冯异从他的头脑中赶出去。

冯异出走之后,音讯杳然,之后没人再见过他的名字,刘秀那边也没传过来他的消息,好像他并没有到辽东去。有人传说他出海不久便遇到大风,船队在风浪中覆灭了。

刘秀在右北平与耿、田二人对峙了大半年,谁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孟津将军任尚率军进入渔阳,赶走了张堪,伏波大将军马援补给之后,重新北上碣石,刘秀再也顶不住了,终于放弃了右北平郡,继续北撤到辽东去了。

刘秀的北进辽东,说明他失去了最后一线反攻河北的希望,以后只能在那个荒野之地挣扎求生了。

刘钰以骠骑大将军耿弇为主将,以田无忌和任尚为他的左右副手,三人一道率大军远征辽东。他将寇恂调任北征前线,由他任右北平太守,作为北征大军的强力支撑。

寇恂是出了名的能吏,有宰相之才,做一个小小的边郡太守多少有点委屈了他,可是右北平是紧临刘秀势力的一个郡,既有边防压力,又有为北征军提供后勤保障的压力,责任重大,一般人担不起这副太守的担子。而寇恂不仅治郡厉害,带兵打仗也毫不逊色,再加上他对于刘秀十分熟悉,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人选。

虽然没能在河北解决刘秀,使他逃去了边塞,将战线拉长,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