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五五章该有的面子一定要给(2/3)

奶和豆浆,豆腐脑之类的。

这里不像后世的学校食堂那样,打菜的阿姨手永远在抖,统一自助式,杜绝浪费,主食和菜肴,可以随便打,前提是吃完为准,如果浪费粮食,那后果是相当严重。

墨家学院分为墨者,理论研究学者,墨工,既现在理解为高级技工,随着墨家在辽东高举墨家旗帜,其实很多墨家分支也会陆续找上门来。

墨家在历史上虽然没有成气候,比如说诸葛亮他发明的孔明灯、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等,可以说他就是墨家的残余。

这些墨家学院的学生,并非纯粹的墨学崇拜者,很多人也是抱着不同的目的加入的,比如说陈子龙,他应该是儒家,可惜,他又重新拜墨铧为师,成了他的三徒弟。

墨家学院开课也引起了一些生活在辽东的儒家坚决反对,只是非常可惜,辽东的大学和中学包括小学在内,采取的都是新学,特别是在中学期间,已经接受化学和物理学、数学、几何等专业的基础理论。

从根子上来说,这三千多座学校跟儒家几乎没有什么关联,在金梯学院的时候,全旭还修建明伦堂装装样子,在辽东,全旭连样子也懒得装了。

他们的反对,自然没有人愿意接受,那些站着茅坑不屎的朝廷命官倒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刷刷存在感。

只是非常可惜,他们刚刚开始串联,辽东警察局的警察就上门。

“大人,你的事发了,跟我们走一趟,你不要试图顽抗,袭警罪同谋反,抄家问斩,想想后果……”

随着警察局开始行动,整个辽东的风向瞬间变得平稳起来,墨家学院的开学典礼,就成了辽东工商时报的一个豆腐块报导,仅此而已。

事实上,由于墨家机关术实在是太出名了,特别是辽东的科技进步,实在是让商人和资本家对科技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众资本家对墨家学院的建立,也非常欢迎。在全旭以辽东经略使私人的身份向墨家学院捐献十万两银子,成立“天工奖”,天工奖每年颁发一次,奖金分别是一万两银子。

后来,看着全旭捐钱给墨家学院,徽州商盟以程敬贤为首,向墨家学院捐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两银子,只比全旭少一两银子,结果,引起了连锁反应。

墨铧共收到各界捐款多达四十三万两,全旭看着钱多了,这个天工奖分为三等共六名,一等奖为一万两银子,二等奖两名,各三千两银子,三等奖三名,各一千两银子。

……

崇祯八年九月二十二日,崇祯在登州登上了郑和号战舰,随行人员分别乘坐四百余艘大小战舰,开始浩浩荡荡前往辽东。

崇祯自从登基这八年多以来,这是第三次离开京城,这一次他走了北直隶的四个府,河南三个府、山东三个府,可是所过之处,除了全旭负责赈灾的山东和河南还能看,可北直隶的几个府却让崇祯有些伤心。

凭心而论,崇祯并不算是一个坏皇帝,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

但同时他又刚愎自用、文过饰非、诿过臣下、严苛急躁、翻脸无情,永远不惜以最阴暗的心理揣测别人。

崇祯的是非功过充满争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之一,“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

崇祯皇帝宁可煤山自尽,也没有把宁远铁骑调进中原打李自成,遵守了自朱棣起历代明皇们对臣民的承诺“天子守国门”的祖训。

哪怕是再苛刻的人,也无法指责崇祯什么,他接手的大明朝,已经国家的信用耗尽了,执行力远远不够,任何政策几乎出不了京城,他被东林党忽悠了,其实,他也醒悟了,只是大厦倾覆,无力回天而已。

他作为皇帝,连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