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三章 反向推理(2/2)

道:“你的意思是说,云河市的星球级能量屏障,其实是某种危险试验的防护措施?这……这怎么可能!具有这种威力的行动,那还能叫试验吗?古代银河联邦怎么可能以整颗枢纽星球为代价进行试验?”

陆洋苦笑道:“古代银河联邦如果不丧心病狂,恐怕也不会最终走到自我毁灭这一步。”

沈长夜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虽然陆洋的推理并没有任何依据,但从逻辑上却完全说得通,可以解释云河市发生的所有奇怪现象。同样是空对空的猜测,他提出的猜测确实比自己的猜测更加合理。

这让沈长夜对陆洋不禁有些刮目相看。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陆洋智商就真碾压了这位资深星际冒险团团长。

因为陆洋的推理完全就是“柯南式推理”,也就是所谓的先射箭后画靶子,先知道结果,然后再倒回来找原因。这种推理过程,经常能给外人一种强烈的不明觉厉感。

但如果你从头到尾完整复盘一次,就知道这种推理根本是扯淡。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世界是开放性的!

推理者虽然能观察到某种现象,但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有1万种不同的解释,只有当推理者知道结果的时候,才能根据已知的结果找证据。

但当推理者不知道结果的时候,可能需要试一万次才能知道自己要找什么证据。

比如《名侦探柯南》就经常有这样的剧情:

柯南同学发现杀人现场的木地板上有个凹坑,他瞬间灵光一闪,意识到这个凹坑可能是某种精巧的杀人机关运行过程中砸出的痕迹。

但问题是,为什么这个坑就不能是毛利小五郎不小心磕出来的呢?

可柯南才不管这么多,明明凹坑有100万种可能,他偏偏就顺着杀人机器这个思路找证据,然后果然顺着地板上的坑,挖出了整条证据链条,最终确认了杀人凶手。

云河市目前发生的事情,就相当于杀人现场木地板上的那个坑。

正常人看到坑就只会认为这是坑,只有事先看过答案的人,才会把它和杀人机关联系起来。

对于不知道真相的沈长夜团长来说,就算给他一万次机会,他也没法把事情往“帝国准备利用云河市土著消灭联合舰队”这方面去联想。

陆洋则像是事先看过答案的侦探,还没开始推理就先断定了云河市有问题,甚至还知道云河市的古代实验能够毁天灭地。

他从结果反推帝国的动机,在沈长夜看来可不就是柯南附体、孔明在世嘛……

沈长夜越想越觉得陆洋说的有道理,连忙请教道:“陆先生,你的推理非常惊人!如果事实真是如此,我们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才好?”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