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2章 小公主为使(上)(2/3)

河湟属国羌王,此战之后,朝廷还可让其入朝任吏,可现在……”

众臣心下顿时有些搬石头砸脚的苦涩,承认了等同匈奴单于、鲜卑大汗的“羌王”后,董虎就已经不是朝廷的将领,就算拥兵百万,从理法上朝廷也管不着。

若大汉朝国力鼎盛之时,就算管不着也能管上一管,若小混蛋不服也会打的服服帖帖,关键是现在的大汉朝打不起战争了。

崔烈叹气道:“董都尉太过狡诈,若当日言‘羌王’时,朝廷绝对不会让他领着二三十万罪民前往并州屯田,可现在……除非陛下征募二十万精悍兵卒征讨。”

皇帝刘宏连连张嘴,正如崔烈所说,若小混蛋当日说“羌王”话语,他绝对不会让小混蛋得了二三十万人丁的,可现在……想后悔也晚了,小混蛋竟成了尾大不掉。

崔烈又正色说道:“董都尉虽说了些混账话语,然老臣以为董都尉并无造反念想,所做所为也确实无任何造反迹象。”

“董都尉领兵前来中原平乱时,虽在颍川郡行事暴烈了些,然却为国征募到了五万兵卒,征募到了数万大军一年所用粮食,各地黄巾余孽占山劫掠郡县时,豫州一地并无贼人劫掠之事,皆因董都尉清扫了豫州境内流匪,给了百姓收割粮食以及耕种时机,这才让豫州无饥民之事,而且……董都尉在颍川郡征募了兵卒、钱粮之后,就舍下了兵卒,也辞去了所有官职。”

“董都尉前来之时,所领兵卒除却五千临洮辎重民壮外,余者皆多是羌人,皆是董都尉在平定北宫伯玉、烧当老王、韩遂等人造反时俘获的羌人,当日在广宗城下时,若非护乌桓校尉宗员逼迫,董都尉也不会说了那般大逆不道话语。”

“羌人易乱、易反,董都尉所领二三十万人亦是俘获的造反蛾贼,皆是易乱、易反之人,如此之兵卒,朝廷确实不宜太过逼迫、激怒了他们。”

崔烈说了这些话语后,不少大臣不由默默点头,统兵将领再如何有威望,若下面的兵卒全都不满、恼怒,那也是没办法阻止的,激怒易于造反的兵卒是极为愚蠢的事情。

“在陛下强令董都尉领兵北上时,董都尉还是在冬月领着二三十万罪民北上,老臣听闻,仅冻死的人就有万人,若董都尉真有心反叛,老臣想来,以董都尉近些年征战来看,二三十万足以夺下太原郡,董都尉也绝对不会比那张燕差了,正值凉州九郡羌人造反之时,朝廷亦难以募兵清剿。”

不仅朝臣们点头,就是皇帝刘宏也知道崔烈这话语是对的,黑山军占据太行山劫掠周边郡县,朝廷不还是承认了其存在?不还是给了张燕一个平难中郎将?那小子都抓了二三十万黄巾贼,会比不过那黑山军张燕?

皇帝刘宏张嘴数次,心下郁闷却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董都尉在进入雁门郡后,虽在匈奴人面前言‘凉州羌王’话语,然陛下也知凉州各郡羌人的品性,想要让各郡桀骜不驯羌人承认董都尉为羌王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着匈奴人的面故意言此等话语,无非是吓阻羌渠救援侵占河套三郡的匈奴人,也因吓住了那羌渠,董都尉也顺利夺得了河套三郡,并与蔡太守五千兵卒,虎视侵入右扶风贼人背后,而且董都尉还在临洮之南参狼谷藏兵五千骑,若非董中郎被困望垣,他人自是不知道参狼谷还藏着如此兵马。”

“董都尉在北地郡、参狼谷聚兵万人,即便老臣不言,陛下也知董都尉所欲何为。”

崔烈继续说道:“若非羌渠单于向朝廷求娶晋国公主,以及杀了董部义从大长使高公公,董都尉也不会恼怒趁着匈奴内乱时一举夺下美稷单于庭。”

“夺下美稷单于庭,虽有做大难制之嫌,亦有为国消除掉一隐患之实,且董都尉已经上奏朝廷,强认下了晋国公主为幼妹,替公主请辞了‘晋国’之名。”

“强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