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6章 魁头的选择(2/3)

董耀、胡三所领两万大军的强阴、凉城,而背后的云中郡则由五原郡将军刘弃领五千骑暂为守护。

刘弃所领五千骑驻扎在云中塞,但在董虎决定领四五万大军出长城后,刘弃开始北上,五千骑过北舆(呼和浩特)入武泉,沿着武泉水绕到了正与华雄、董耀、董信顶牛对峙的魁头背后,但刘弃并未与华雄等人前后夹击,而是自诸闻泽(黄旗海)西三十里处北上,继而向东折转,迂回了四百里,自弹汗山东北处杀入……

董虎手下十副将,即华雄、董小乙、董重、董信、董耀、董骨、孙牛、胡三、刑勇、刘弃十营副将,华雄、董小乙、董重、董骨、刘弃五将是骑将,余者都是步将,但十副将里独独华雄、董骨、刘弃与其余人不同,其余人都是临洮本地人,而华雄原是董卓部将,董骨是河湟谷卑禾羌族长,刘弃却是积石山马匪。

积石山最是混乱,积石山马匪也以劫掠为生,刘弃本人是个弃儿,自幼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最是善于奔袭劫掠,也因此董虎在选择河套三郡居中的五原郡主将时,就因刘弃本身性格、擅长,这才让他镇守五原郡。

河套三郡,最重要的防御段是东面的云中郡,这里是防御弹汗山的重点,其次是西端的朔方郡,不仅要防御中、西鲜卑,还要防御北地郡、汉阳郡羌人北上杀入,而居中的五原郡最是安全,刘弃手中兵马也最少。

刘弃自幼生长在一群马匪中,眼头活络,无论云中郡还是朔方郡出现危险,他都能第一时间出兵增援,也适合沿着武泉水北出奔袭弹汗山。

刘弃善奔袭,脑子活络,发现危险时能够第一时间逃脱,董虎只能从鲜卑人大致人口以及出兵情况判断弹汗山的空虚,但草原部族与中原农夫有很大的不同,部族内的男女老少都可以是“控弦卒”的一员,他也不敢百分百确定魁头是否在弹汗山聚集了足够多的精壮,所选的奔袭将领就要足够的敏锐,逃跑能力要足够的强。

华雄、董耀、董信知道全盘计划,知道主公董虎选择刘弃奔袭弹汗山的原因,但这毕竟是深入敌境,谁也不敢保证最后的结果,直至魁头领兵向东逃跑,而不是向着北面的弹汗山救援,三人就都知道了因何,暗赞董虎的算计太过狠辣,也彻底放下心来,该干嘛干嘛,依照计划继续实施。

魁头给前军华雄、董耀、董信的压力很大,敌我双方兵力相当,除了第一日双方爆发了激烈厮杀外,其余数日都只是小规模的争斗,更多的还是鲜卑人不住骚扰。

白日里骚扰,夜晚偷袭,几乎没有片刻安稳的时候,看着两三万兄弟的疲惫、烦躁,也让华雄等人一度心生不安,但董虎给他们的军令却是继续逼迫魁头后退。

骑兵有先天速度优势,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即便是大雪三尺之时影响了战马的速度,那也比两条腿的人跑的快,比拖拉着的雪橇驴骡跑的更快。

没日没夜的骚扰,两三万将士的神经一直绷着,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不知道这种紧绷的神经会持续多久,不知道紧绷的弦何时崩断。

魁头终于领着两三万骑向东逃了,紧绷的神经也松了下来,华雄不做犹豫,立即领五千骑杀向百里外的弹汗山,增援仅领五千骑的刘弃,而董耀则收拢了鲜卑人遗弃的数万头牛羊,两万步卒啥事也不干,先钻入厚实的睡袋好好睡上一觉,等待弹汗山进一步消息,一旦刘弃、华雄出现意外,立即领兵再次北上增援……

鲜卑人很骄傲,骄傲到了大汉朝暂时用一个公主和亲求和也被檀石槐拒绝的地步,他们根本没有预想到董虎真的会不顾一切北上决战,也没想到刘弃会捅弹汗山。

大雪极大的限制了行军速度,限制了牧人外出乱跑游牧,除了偶尔有几个牧人驱赶着瘦了吧唧的牛羊扒雪吃草外,基本上看不到任何人,这也给了刘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