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73章 南北对立的走势(2/3)

汝南郡边界布防,而不是立即全面开战。

多线开战是极为愚蠢的事情,除非董虎有足够的兵力支撑,所以他优先选择了徐州主战场,在拿下徐州之后,再集中对付汝南郡,把战线推进到淮河南北两岸。

一旦动手,董虎就会拿下汝南郡,如此一来袁术、吕布的最大战争潜力就只有十四万兵马,双方在淮河两岸对峙的总兵力相当,但这是百姓能够承担的最大战争潜力,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一百万人,扣除掉无法上战场的老弱妇孺,真正能打仗的青壮最多能有五十万人,也就是说,四个农夫供养一个兵卒,难道农夫不需要种地养活自家老小吗?

十万兵马需要的粮食辎重是一个庞大数字,仅四个男人养活一个兵卒,对百姓的压力很大,而且九江、庐江、广陵境内都有不少山林南蛮,山林南蛮是容易被袁术、吕布欺负的吗?

可董虎一旦在淮河北岸屯兵十万,袁术、吕布就必须保持十万兵马与之对抗,但仅凭他们实际控制的地盘很难养活这么多兵马,如此就只有向丹阳郡太守周昕、吴郡太守曹操、豫章郡太守周术、会稽郡太守王朗讨要……关键是,周昕、曹操、周术、王朗等人会老老实实拿出钱粮吗?

周昕、曹操、周术、王朗不愿意拿出钱粮,袁术、吕布十之八九会来硬的,会派兵马去抢,江南就会陷入混战之中,而董虎不认为袁术、吕布会是曹操、周昕的对手,他只需要静静等待,等待曹周联军杀入江北庐江、九江、广陵郡,他就能趁机杀入淮南之地,把战线再次推到长江北岸……

这些都是正常的推测,董虎可不认为袁术、吕布、曹操、孙策等人会尿到一个壶里,短时间里,他们或许会联合起来与北方强敌对抗,可一旦彼此在淮河南北两岸形成了平衡,他们的矛盾一定会彻底爆发出来。

当然了,这些都需要一些时间,而董虎也需要时间来稳定民心,需要解决掉冀州袁绍、幽州公孙瓒,所以他不着急,只需要将不安分的**们全部送到两淮沿线,持续给袁术、吕布更大的压力即可。

有些东西还只存在于计划之中,还需要补充完善,但大的目标是如此。

徐州需要将治所从郯城迁回下邳县,但这不代表董虎就不重视了东海郡,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注重这里。

此时的黄河还没有改道入黄海,直至南宋掘开黄河,黄河才从渤海改道进入的黄海,正因黄河的入海口在渤海,渤海的海水含盐量也低了不少,而且泥沙量也致使渤海湾没有天然深水港,董虎在拿下渤海郡、青州时,他就特意沿着海边寻找深水港,结果都是失望而归。

渤海湾像一个巨大无比的碗状,东莱郡较为突出,正好阻止了泥沙向黄海蔓延……当然了,这个时候不能称作是黄海,毕竟黄海是南宋改道后,大量泥沙流入将海水染黄了,这才叫成了黄海,而现在叫做“东海”更为合适,而渤海才应该叫成黄海,只是董虎是后世人,习惯性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东莱郡的突出位置,阻止了泥沙向黄海蔓延,以至于黄海境内有一些深水港,诸如后世的胶州湾、琅邪国琅邪县海湾、东海郡胊县与海岛郁洲山之间的胊山湾(连云港),这些地方都是深水港,除此之外,这里的海水含盐量也更高,更适合大规模晒盐致富。

董虎把典韦、许褚赶走后,他就带着百十个亲随跑到海边,他的所作所为看在他人眼里后,也觉得有些不务正业,徐州、豫州这么多麻烦事情不做,尤其是青州军的闹腾传入董越、于爽、吴敦尹礼军中,混编后的长安营、泰山军也有了些骚动不安,这种时候又怎么能不务正业胡乱瞎跑呢?

兵卒不憨不傻的,山字营一次性退役转职了五千人,甭管董卓、青州军、泰山军一系兵马有无资格,心下都有些不满,大家都是一样的,多多少少也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