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79 朝会弹劾 (二合一)(2/6)

仅仅点个头每年就可以入账上千两。就算成国公府财大气粗,也没有谁会嫌钱多吧?

而且此事还能极大提高宗族内地位跟声望,在乡亲族人中博得口碑与美名,堪称百利而无一害,结果沈忆宸却拒绝了?

“沈忆宸,就算你如今飞黄腾达,可别忘了自己乃沈氏族人。如此数典忘祖,就不怕被世人戳脊梁骨吗?”

之前一直没有说话的沈氏族长,此时颤颤巍巍站起身来,指着沈忆宸就怒斥。

古代讲究一个乡土宗族观念,无论你有何身份、地位、名望,最终还是得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如果连乡亲宗族都不照顾,以后还有何颜面告老还乡?

沈氏族长拿捏住沈忆宸的宗族身份,这小子不就是爱惜羽毛,怕对仕途造成不利影响吗?

难道只有大肆收购田地会坏了风评,数典忘祖就不会了?

沈忆宸罔顾族亲之事要传出去,看看他能怎么收场,文人最好名声跟仕途,不信这小子不服软!

咋一听到沈氏族长的话,沈忆宸差点没笑出声。这老头子求人办事之前,就连基本的背景调查都不做吗?

居然敢拿沈氏宗族身份来威胁,信不信自己明天就能拜入朱氏祠堂,成国公朱勇脸上会乐开花。

至于什么族内口碑声望,沈忆宸就更没放在眼中。就算自己答应下来,既得利者会是普通的沈氏族人佃户吗?

答案绝对是否定的,逃掉的国家税收,也不会分到普通农户手上。甚至就连沈忆宸都拿不到多少,大头全部都在这群宗族长老跟地主手中。

我需要你们这几个沈氏老头称赞吗?

至于什么仕途风评,那更是笑死人。

老哥我如今在文官集团眼中,都被视为阉党中人了,这点小事算个屁……

“族长,你要是不满意的话,明天就可以把我从宗谱上除名,晚辈很期望你能做到。”

沈忆宸丢下这句话后,就再也懒得搭理这群人,搀扶着母亲沈氏转身离开。

同时他有绝对的自信,沈氏族长不但不敢把自己从宗谱上除名,甚至就连应天府江宁县的三元牌坊,这群沈氏族人也得老老实实的修建好!

老虎不发威还真给当病猫了,自己以礼待人纯粹是出于教养习惯,三元及第翰林官是这么好威胁的吗?

果然当沈忆宸这句话出来,沈氏族长瞬间脸色惨白,同时出现了后怕神情。

自己好像忘记了,如今的沈氏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公府婢女了,而沈忆宸,更不是那个被公爷所放弃的婢生子!

一旦惹怒了他,沈氏一族都没好日子过。

返回公府的路上,沈氏明显还有些忧虑,于是开口说道:“宸儿,这般闹僵了是不是不太好,怎么说他们也是你舅舅跟宗亲。”

“娘,我们母子俩在应天街角小院相依为命的时候,何时有过舅舅跟宗亲了?”

儿子的这句话,沈氏听明白了,只不过碍于古人的思维观念,她无法做到像沈忆宸这般洒脱。

沈氏轻轻叹了口气,常言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今儿子已经独当一面,自己也重回成国公府,娘家那边的事情无力再管了。

后续就如同沈忆宸料想到那样,沈氏宗族压根就不敢把自己除名,相反还托人朝公府投了几封拜帖,只不过被他给彻底无视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来到了半个月后的八月初一,明朝每逢初一、十五的朔望两日,为大常朝日。

在京勋戚跟文武百官,如无要事在身,一律都得参加朔望两日的朝会。

沈忆宸殿试后虽然被直授了翰林修撰职位,不用像其他新科进士那般观政实习三个月,等待翰林院的馆选考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