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62 东南事变 (二合一)(2/4)

银票过来。

不过这点钱陈青桐可没放在眼中,要知道她出嫁泰宁侯陈瀛给的嫁妆,可谓是实打实的十里红妆。

以如今的家境跟沈忆宸的地位,有必要为了点生意这般着急吗?

“我要是用你的嫁妆,那传出去不是变成吃软饭的了,为夫还没到这地步。”

“夫妻本是一体,何需分的这么清楚呢?”

“娘子,你这话是打算让我软饭硬吃啊……”

沈忆宸调侃了一句,然后随手披起一件大衣,便急匆匆的朝着门外走去。

“青桐,早点休息。”

听着逐渐远去的嘱咐声音,陈青桐脸上神情却变得凝重起来,她很清楚沈忆宸这种状态,绝对跟什么福建生意无关。

只希望一切能顺顺利利就好。

走出西厢别院招呼上苍火头等人,沈忆宸便乘着夜色来到了新院。

此时的郑祥已经换上了一身干净衣裳,可脸上的沧桑憔悴,却没有任何的变化。看到沈忆宸过来后,便立刻跪倒在地满脸悲痛道:“沈公子,我们辜负了你的期望,还求救救福建的炉丁弟兄!”

“有话慢慢说,我们之间不必如此。”

沈忆宸赶紧把郑祥扶起,出言安慰了一句。

福建这群矿工与自己生死与共,沈忆宸早已视为自己人,压根不需要用上“求”这个字。

起身后平复了一下情绪,郑祥开始说道:“沈公子,本来我们依靠与倭奴的走私交易,已经能交上官府的矿税,还能有些余力去接济闽北矿场的炉丁弟兄。”

“可是在去年,朝廷复设了直省税课司局,再次加派了课钞税。除此之外,吾等矿场弟兄还需供亿内外官属,花费远过于公税。”

“要知道从正统十年开始,福建江浙一带便是天灾不断。如今再加上人祸,哪怕有着与倭奴走私贸易,依然无法填补上课税的窟窿,甚至还养大了内外官属贪墨的胃口。”

“半个月前,尤溪县巡检率领官兵到了矿场征收课税,可炉丁弟兄们实在拿不出来。于是乎尤溪巡检下令官军封闭坑治,不允许再次开采,并且还说要把来年课税翻倍。”

“走投无路之下,炉头蒋福成便与官军发生了冲突,打死了几个前来征税的衙役。”

听着郑祥的诉说,沈忆宸脸色可谓是阴沉无比。

去年在山东治水之时,他就已经知道朱祁镇在军费紧张的情况下,使了一记昏招各地复设直省税课司局,想要多收些税上来。

并且为了不被地方官府贪墨,他从京师外派诸多官员跟太监,担任税课司官。

京官外派,特别是这种掌控税收权力的京官与太监,几乎无一例外比地方官员贪墨的更狠更严重。并且为了伺候好他们,防止影响到吏部政绩考核,地方往往还会花费巨资款待,以求让外派京官满意。

钱从哪里来?自然是从百姓身上收刮民脂民膏。

广西瑶民、川贵苗民,便是最先一批起义动乱的势力。导致到目前为止,西南地区还在进行着大规模平叛战争,麓川政权开始死灰复燃。

明朝历史上东南起义的苗头,本来被沈忆宸利用倭奴的贸易顺差压制住了。

甚至沈忆宸还凭借着历史先知优势,提前嘱咐叶宗留等人屯粮防备天灾。对于华夏数千年来的底层民众而言,只要有一口饭吃能苟且活下去,他们便不会造反起义。

但如果朝廷连这点卑微的要求都满足不了,便会让统治者明白,什么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只能说历史巨轮滚滚向前,很多时候不是人力可以阻止,沈忆宸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了最大可能稳定东南局势。

现在看来,该发生的终究会发生,于事无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