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99 牝鸡司晨 (二合一)(2/5)

没有属于自己强大班底,只能当个类似于“傀儡”皇帝的存在,时时刻刻生活在嫡母跟皇兄的威胁之下。

但是后宫干政乃朝堂大忌,孙太后是掌控着法统拥立,可她却没有掌控幼年天子的摄政权利,朝会上的垂帘听政仅仅是群臣在特殊时期下的绥靖跟妥协罢了。

毕竟两位君王谁到底能最终坐稳皇位,还是一个悬念,贸然跳出来站队很容易惹火烧身。只要孙太后没有触及满朝文武底线,小打小闹就听之任之,随她去好了。

不过很多东西,一旦触及到了底线,那就没有退让的余地。比如朝会上孙太后想要廷杖沉忆辰,这与“刑不上大夫”的理念产生了严重冲突,于是乎出现了满朝文武反对的场景。

现在孙太后懿旨干政,还动用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去逮捕大臣问罪。毫无疑问这种触及底线的方式,远比朝会上廷杖文官要更严重。

可能京师大臣这群老油条,前景未明的情况下,还会明哲保身先看看局势。但自古书生意气,进京赶考的文人举子,一腔热血下绝对坐不住。

等待他们燃起了火,朝臣自然就会火上浇油!

“是,陛下!”

成敬躬身行了一礼,脸上神情有着一抹抑制不住的动容。今日之后眼前这个年轻人,就不再是惶恐不安的郕王,而是高高在上的大明君王!

行礼后便转身快步朝着宫外赶去,他要抢在司礼监掌印金英传达懿旨之前,把消息告知沉忆辰提前做好准备。

另外一边成国公府,沉忆辰坐在书房之中,面前站着苍火头、王能等一系亲卫矿工。

既然事情到了光靠自己力量,已经无法阻止明英宗朱祁镇回朝的时刻,那就只能兵行险招了。

要知道之前沉忆辰一直不愿意弑君,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站在私情的角度上,朱祁镇对待自己没有任何过错,达到了一个帝王能做的极限。

如果可以的话,沉忆辰想着朱祁镇安心在草原上呆几年,然后辅左景泰帝朱祁玉站稳脚跟,这样就算他哪一日被释放回京,已然造不成任何威胁,安安心心当一个养老的太上皇。

至于另外一方面原因,就在于弑君之事,造成的后果不可预料,哪怕沉忆辰都无法保证万无一失。

想当初为了掩盖鲁王畏罪自尽的真相,韩勇自绝于刑部大狱之中,把秘密带到了地下。可哪怕如此,依旧引起了朝堂很多人的怀疑,要不是勘验密查的人是成敬。

换作任何一个王振阉党的太监,沉忆辰想要脱身都没那么容易,很有可能会血流成河,甚至于赔上自己一条性命。

当初鲁王之死,想要怀疑到沉忆辰身上,还算有些异想天开。毕竟一个区区五品官,双方也没有任何交集,换作任何一个人的正常思维逻辑,都不会认为沉忆辰会做诛王之事。

可是弑君不同,按照目前的局势跟站队,朱祁镇要是出现任何意外,几乎等同昭告天下沉忆辰做的,就差没在脑门上写“弑君”两个字了。

到时候任凭沉忆辰百般解释,天下没人会相信不是他做的,包括景泰帝朱祁玉。

到了那一步,最好的结果是辞官为民,保住一条性命。

最坏的结果,恐怕得株连九族!

当然,沉忆辰也可以选择举兵造反。可问题是“法统”两字的威力,作用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大明并没有到亡国末路的地步,朱祁玉还刚刚打退鞑虏士气正盛,天命气运依然归于朱明。

这个时候造反成功的几率等于零,到时候华夏一片涂炭,数十万将士为此身死,沉忆辰与史书上那些奸臣作为有何区别?

所以没有到迫不得已的地步,沉忆辰绝对不想弑君,这会让自己丧失转圜的余地。

但现在没得选了,太后很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