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97 金融劫掠(2/3)

为主。

一旦贸易缺口无法满足,加之日本正好处于“南北朝”时期动乱不断,出现了诸多战败的武士以及破产的农民,活不下去就很容易被裹挟动歪脑筋。

于是很多人被九州的商人所招揽,沦为贼寇合作劫掠大明以及朝鲜的沿海地区,这就是明朝倭乱的根源因素所在。

沈忆宸期望叶宗留等人,通过与倭国的商人合作打通渠道,去赚取日本的白银来填补大明的货币缺口。

这种方式并不是所谓的当汉奸,相反是一种高级生产力国度,对于初级生产力国度的金融劫掠,或者更通俗一点说就是倾销与货币洗劫。

当然,金融学上的东西,沈忆宸跟叶宗留等人说不清楚,也无法解释,只能简单粗暴的归纳于让他们与倭奴合作了。

“沈案首,你恐怕不知,倭奴穷的连裤子都穿不上,他们能与我们做何生意?”

叶宗留是见过倭寇的,又矮小又穷,一身破破烂烂要什么都没有。像倭国这种蛮荒之地,天朝上国需要与他们做生意吗?

不得不说,叶宗留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明朝的主流认知。

正是因为这样,明朝的前中期除了极少数活不下去,被迫与倭国进行走私的沿海渔民,其他人脑海中就没有与倭国贸易的概念。

“他们有没有裤子不要紧,最重要是有银子就行。”

沈忆宸笑着回了一句,倭奴什么状态关键吗?后世大英帝国设立东印度公司殖民东南亚,大多数土著恐怕连目前的倭寇都还不如,照样能从他们身上剥削出来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只要能从倭国弄来白银,就能解决压在叶宗留等矿工身上的重税,缓解大明的货币紧缺。

并且打通了于倭国的贸易通道,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能掌握倭寇的动态。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详细的了解了倭寇的行进路线跟后勤基地,才能做到彻底的剿灭。

种种优势都表明,现在展开对倭国的金融劫掠,无论是救叶宗留等人,还是提前百年为平息倭乱打下基础,都称得上百利而无一害!

“沈案首,这事真的可行吗?”

倭国产银这种事情,叶宗留也有所耳闻,只是从未放在心上。

今日通过沈忆宸这么一提醒,好像确实有些道理,如若能赚来倭国的白银,那么就能填补朝廷的重税,自己兄弟等人也就没必要铤而走险举旗造反了。

“是否可行,得做了才知道。叶首领,举旗造反的事情你都敢做,走私的买卖不敢试试吗?”

虽然明朝在洪武年间就下达了禁海令,但福建、浙江两地走私始终络绎不绝。沈忆宸相信以叶宗留的能力跟人脉,找寻一条走私的路子应该不是问题,

“沈案首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事已至此,叶某人还有何不敢做的?”

确实如同沈忆宸所说,就连造反都不怕,走私算个啥?

“那在下就提前祝叶首领旗开得胜。”

“谢沈案首吉言,来日要真能走出一条活路,愿报以犬马之劳!”

“叶首领客气,说不定日后在下也有求助之时。”

“到时候只需要沈案首一句话,刀山火海叶某人都不眨一下眼睛!”

互相客气几句之后,叶宗留等人就抱拳告辞回到了自己的快船上,而沈忆宸继续沿着运河北上。

不过沈忆宸那句日后也有求助之时,还真不是什么客气话,有很大概率会变成现实。

如若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没办法改变,那么大明的精锐部队将在此战中损失殆尽,从此面对北方的蒙古部族进入到守势中。

与此同时,西南、西北边境局势将继续糜烂,核心区域各种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甚至就连海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