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一章 核潜艇的技术发展(3/5)

设计建造,虽然在试航之中,前后出现过各种问题,但是最终都克服了,而且现在已经算是成熟了。

这种核潜艇,一共生产了五艘,舷号从401到405,也被叫做长征一号到长征五号。(这些都是机密,咱们就是根据公开资料随便写哈,或许数量会更多,比如说,405号核潜艇有好几艘之类的。)

前两艘都是实验性质的,到了403号才算是成熟一些,在很多场合都露过脸。之后的404和405,则是经过进一步改进的型号,性能更强。

但是,不管怎么强,基本的动力系统都没有怎么改变,还是最成熟的压水堆,当然了,噪音也很大,远远地就能被西方的反潜力量发现。

(个人认为,第一代核潜艇的噪音大是正常的,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虽然可以举例,说什么403号如何如何,但是,潜艇在水下可以静默等待,当技术不够的时候,我们就靠指挥能力凑,毕竟,我们的艇长都是相当聪明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杨喜,脸上满满的都是兴奋,虽然弄来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但是他最关心的,依旧是数控铣床,因为这东西可以制造螺旋桨!

现在,杨喜终于放心了,他就知道,上级领导一定会首先改进潜艇推进系统的,对于己方来说,这可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啊!

“不过,七叶大侧斜螺旋桨,我们没有做过,估计得实验一段时间,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形状吧?”杨喜突然又有些担忧了。

螺旋桨什么形状最合适?这是一个复杂的学问。

以前的螺旋桨,用的都是电风扇扇叶的形状,以为这种方式就是最好的,结果,国内有老师傅发明了关刀桨,结果发现推进效率提高了!

这是一个复杂的流体力学的知识,在很多时候,根本就无法用数据来计算,只能是用实验来验证。

国内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东西,首先得实验一番,如果直接上手制造,结果发现不合适,那就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了,既耽误了时间,还花了钱,得不偿失。

所以,最好是先做实验。

但是,如果做实验的话,那耗费的时间就长了。

听到了杨喜的话,在场的人都是若有所思,是啊,这种事可不能冒险。

“这台数控机床里面,有老毛子留下的螺旋桨数据。”秦涛开口说道:“我们只要按照他们设计的外形,等比例的缩小一下,就是最优秀的方案了,这点没问题,我倒是担心螺旋桨和传动系统不匹配,最后还得修改减速器。”

不管是什么发动机,转速都不低,动辄就是每分钟几千转,所以,想要驱动螺旋桨,那就得在中间加一个减速机。

螺旋桨的直径越大,转速就得越慢,减速器的减速比就得越大。

所以,现在改螺旋桨好说,就是怕得连同减速器一起修改,因为修改这东西,就得割开钢板,否则根本就放不进去!

这样的话,就是大工程了。

毕竟,这活儿就连秦涛也没有干过,所以,现在说起来,秦涛还是有些担忧的,虽然他们明州造船厂已经有了一大批的技术精湛的焊工,但是,给航母打蜡,给潜艇动手术这种事,还是没干过的。

“这样的话,可以先在401号上测试。首先用来验证一下技术。”就在这时,跟在武胜利身边,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一个人突然发声了:“如果改动太大,那就只改动401号,其他的就算了,但是,验证出来的技术,可以用在…”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是,秦涛却感觉到自己的眼皮子在跳,刚刚给大家介绍参观了这么久,秦涛也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