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二章 时代浪潮(2/3)

一点区别,其他的不说就以腾飞厂可以在国内市场使用盛华服装品牌一点就和普通代工不同。

这主要是因为宋援朝的缘故,腾飞和盛华其实是一家人,只不过它们的关系外人不知道而已。所谓的代工就是左手换右手,腾飞厂能拿到品牌授权也是很自然的事。

当然了,真正的代工同样存在,可这些都是局限于对外贸易的渠道中,在国内的企业里,面对国内市场,一家企业给另一家企业做代工的情况还没出现过,从这点来说郑国元也算是开了个先例。

之前郑国元学一分厂搞直供销售却避开了一分厂的渠道,选择了从周边地区入手,很快就打开了局面。这让宋援朝对郑国元这个人有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了解到郑国元的经历后更是对他极为赞赏。

在宋援朝的眼里,郑国元是一个人才,之所以以前没能显露出来那不是他的原因,是体制和市场的问题。

试问,在全国一盘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你一个小小的厂长又能做什么呢?光是那些条条框框就把你限制的死死的,心里有再好的想法也没办法尝试呀。

别说是郑国元了,哪怕宋援朝也是如此。假如不是先有改革开放导致市场的开发,接着一分厂合资又成立了司特公司,作为南都总厂副厂长的宋援朝也是有劲使不上,许多事干不了。

而现在,郑国元在自身产量不足,又没有能力扩大生产的情况下使出了代工一招,趁着优民厂被姜友兴折腾的奄奄一息的机会和优民厂联手,这一手不能不说不漂亮。

哪怕是宋援朝处在郑国元的职位上,恐怕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个办法了吧。

感慨之余,宋援朝突然又想到了鲁宝刚刚才提到的几句话,忍不住仔细询问了优民厂给泉林厂代工的细节,其中就包括优民厂撤销供销科的一事。

作为销售公司副总,鲁宝刚对这个事是做过专门了解的,打听的消息也很准确。他告诉宋援朝这事是真的,现在优民厂其他的都不管了,只负责生产和泉林厂结算费用,就连生产工艺的调整和产量控制也全是泉林厂派人负责的,说白了优民厂和泉林厂下属车间已经没了任何区别。

“那优民厂原来供销科一帮人呢?下车间了?”宋援朝追问道。

“下什么车间啊,姜友兴也算可以的,这老小子直接把这些人全丢给了泉林厂,编制依旧在优民厂,工资奖金什么的全部由郑国元那边发,宋董,您说说,有他这么干的么?”

宋援朝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最终还是没说,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姜友兴是自寻死路啊!作为一家企业的当家人,姜友兴目光短浅不说,还自以为聪明,可偏偏干出来的都是蠢事。

之前搞直供销售,姜友兴舍不得一点点付出被他们供销科的人骂得狗血淋头,原本还能有起色的厂子被他这么一搞非但死的更快,还得罪了行业一大群人。

现在更好,姜友兴为了那些苍头小利直接自废武功,把独立的供销大权都拱手相让,简直是白痴一个。

一家企业没了丝毫自主权,所有的命脉全部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这家企业还有前途可言么?

答桉当然是否定的,优民厂没了供销权,就连供销人员都交给了泉林厂,直接就把自己的渠道拱手相让。别看现在优民厂活的似乎很滋润,每天只要安安心心搞生产就行了,其他什么产品啊,市场啊,甚至管理之类都不用操心了,定时按产量和泉林厂结算利润就行。

但这样的隐患是非常大的,一旦那天泉林厂说不和优民厂合作了,失去一切的优民厂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宋援朝都不用多想就能想明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