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童心(2/4)

最终,还是从爷爷那借到了200块钱。

这件事,也让刘叔认清了自己,也认清了近邻,他一咬牙、一跺脚,收拾了行李,跟着一个同村的发小去了广州。

转眼没半个月,刘叔又一个人跑回来了。

因为他那个发小要干笔大买卖!

他虽然是个混不吝的性子,可是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而抢银行显然是不能干的事之一。

他那个发小自此没了消息,据说是被判了十几年。

刘叔在家歇了半月,禁不住老婆的长吁短叹,再次背起尼龙袋,当起了农民工。???.biuai.co

头一年,他老老实实地跟人干了一年小工。

到了第二年,喊上了十几个过去的狐朋狗友,拉起了一支不大不小的队伍。

第三年,刘叔家盖起了全村第一栋二层小楼。

在工地上,因为当初二百块钱的恩情,刘叔对我颇为照顾,一会儿“小徐,拿把扎丝。”,一会儿“小徐,提桶水去。”,平时总爱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处事儿相对还算公平,等管琥来招演员,我举手试镜的时候,刘叔却又朝着我的屁股来了一脚。

他总让我干杂活,是担心我刚下学,力气没长成,怕累着了,不让我面试,大概是怕被人骗了。

刘叔是个热心的、没见过太大世面、有缺点但也不乏其优点的朴实农民。

他是我见过的所有人当中,最像李大本事的一个。

第二个人,是院长张合平。

从他身上,几乎看不出丁点人艺院长的威风,他走路的步伐不快,慢慢悠悠的,说话也从不着急,对谁,都顶和蔼,总是笑着,可是却又不失院长的权威。

初时我挺好奇,直到把他跟濮存晰对比之后,才彻底明白了到底怎么回事。

濮院虽然也是领导,可是他的喜怒哀乐总是不加掩饰地表现在脸上,就像他不太喜欢李光复话多、爱吹牛皮的毛病,平时对他也总爱搭不理,这点和张合平截然不同,从张合平的外在表现当中,很难判断出他对某些人的具体态度。

张合平的身上也有李大本事的一部分特征。

刘叔身上的一部分特征和张合平身上一部分特征综合起来,就是就是李大本事。

焦老先生曾说,要想生活于角色,先要叫角色生活于自己。

焦老先生还曾说,要想创造形象,首先得有心象。

想来其他的艺术,规律也是大抵如此。

二、剧本围读......

写下这四个字之后,徐容停了笔,因为他想总结的不是围读的种种,而是围读期间的一些感悟。

沉吟了十来秒钟之后,他拿笔直接将“二、剧本围读”五个字划去,另起一行,缓缓写道:

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在考虑如何处理赛貂蝉的死亡的戏份时,我设计过不下于十种表现方式,大哭、大笑、失魂落魄,诸如此类等等。

可是最终又都给一一否定。

从李大本事的角度出发,他是队伍的核心、灵魂,他有他的责任和担当,所以他不能沉浸于痛苦之中难以自拔。

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也许会很痛苦,但是绝不至于毫无保留的展示给所有人我的痛苦。

而且其中涉及到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这点将在第三点进行论述。

后来,在读剧本期间,我想起一件往事。

是关于四十九年前,《茶馆》第二次上演之前,焦先生排茶馆的“三个老头撒纸钱”的一些琐碎。

焦先生在排练期间提了一个提议,让于老师三人不再按部就班地排,而是让他们随意选一个当下觉得不别扭的姿势,直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