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关键(建议等第三章放出来了再看)(2/4)


当他听到这,总感觉这家伙干的事儿纯粹的出力不讨好,自己砸钱不说,完了还费劲。

可是随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儿,让赵科然开朗。

为了收集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徐容开始联系当初史家胡同56号大院能够联系上的绝大多数住户,能上门的,就尽量上门,上不了门的,他也会打个电话过去了解了解情况,这些人当中如今只有极少一部分从事文艺行业,因为当年为了从白洋淀回来,很多人从事起了和父辈完全不同的行业。

有的如今是普通的上班族,有的分散在各大文工团、影视厂,有的做起了买卖,而绝大多数又跟他差不多,在为人民服务。

当徐容找到他们,希望他们能够有偿提供他们长辈的相关资料时,又发生了一些他觉得有意思的事儿,徐容修传的标准是“有所成就”。

这个标准的尺度实在太过唯心。

但在儿孙的眼里,自己的父辈、祖辈,也应当修传,不说名垂青史,至少当年为人艺做出的贡献应当被徐容这个接班人所重视、所铭记。

于是许多有条件的,纷纷表示愿意出钱出力帮忙促成这件事,尤其是徐容最初的计划是只给老演员修传,但如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田冲等大导,还有灯光大师宋垠、舞美大师王文冲、音效大师冯钦、道具大师丁里,在各自的领域内同样响当当的存在。

他们的子孙,也希望他们长辈的贡献能够不被短暂的时光冲澹。

而之后徐容的操作开始令他叹为观止,徐容拒绝了多方的资助,表示修传是他作为人艺后辈应当做的事情,他们的子女后辈只需提供相应的资料即可。

到了这,赵科彻底瞧明白了徐容所谓的为前辈修传,简直就是一出当代的项庄舞剑。

尽管他听濮存晰说,徐容给人艺的前辈修传,是为了学习前辈的技艺和特长,但是如果徐容不给苏民修,身为儿子的濮存晰肯定要好好跟徐容理论理论不可。

他也听张合平说,徐容修传是为了正人艺的风气,让年轻人多向前辈学习,可是如今的年轻人,别说让他们看书,哪怕让他参加学习,能不能听得进去还是两说呢。

在赵科看来,徐容这招真的是高,而且如同风清扬一般,招式之间全无痕迹,名义上是修自己的技艺之路、修人艺的风气之路,但这个事儿一旦办成,徐容率先修成的,反而是当年史家胡同56号院成长的那几代的人脉。

就像近几天,刚有点风吹草动,立刻就有一大帮子人过来说情。

怪不得年纪轻轻爬的那么快呢,光这手,多少人打破脑袋都想不明白。

徐容并不清楚自己简单的动机,会被赵科解读的那么复杂,此时他在思考一个问题,蔡添明在医院太平间的冰柜里被张雷再次逮捕后,到底是想真的戴罪立功,还是从一开始就是虚与委蛇,抱着中途趁机脱逃的打算。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一个直接影响了整体的剧情问题。

他并没有依据剧本判断或者询问编剧,作为一部现实主意题材的电影,剧本夹杂了编剧个人的主观意志,剧本和客观事实相背,那么修改也是应有之义。

如果是单纯的戴罪立功,那么在诠释的过程中,他就得给出蔡添明情绪变化的点,让观众看明白,他蔡添明从个点开始,不想戴罪立功了,而只想逍遥法外!

若是被抓到的那一刹那,他就在思考怎么脱逃,那么又将会是另外一种有着很多细微差别的处理。

至于最终的结局是否如眼下的剧本所写,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吃饭的时候,徐容似乎想起了什么,抬起头瞧着往嘴里扒饭的刘春,不经意地问道:“老刘,你进来六年了是吧?”

刘春含湖不清地道:“七年了,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