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才(3/4)

过说“我恨你”三个字表达多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此类情形,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是“你好讨厌”,一个女人可能对任何人说出这种话,但哪怕对同一个人说出这四个字,其表达的情绪也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

演员因为各自的人生经历、生活趣味,对剧本的理解是不同的,“你好讨厌”可以是厌恶,也可以表达撒娇,当然也可以是调情,尤其是后两者很容易弄混,但是都能打动观众。

可是难道就能评价那个人物演的好吗?

因此一个表演者最高追求应当是完成剧本,如果表演的最高追求是为了打动观众,反而会陷入一个死胡同,因为“打动观众”是一种形而上的标准,美的、丑的、好的、坏的都可以,但是最好用、最简单的,莫过于刷新观众对于伦理道德的认知下限。

至于对剧本不满或者进行修改,演员一旦使用了修改人物动机的权力,其身份就不再是纯粹的演员,而是演员加编剧的综合体。

张慧君注意到三人表情的细微变化,心中生出一抹疑虑。

坐在旁边的三人组,尤其是徐容和郝狨,是当今国内学术界的大拿,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最关键的是,他们并不是那种只会讲理论的专家,他们的权威,是靠着一步步作品打的底子,当然,让他们戴上权威桂冠的,则是他们职级。

可是眼下这仨人的表情,似乎很值得玩味。

是讲的太好,还是讲的太差?

翟天林看着三人略显吃惊的表情,心中稍微有点诧异,不过这段时间,他已经看到过太多太多次“震惊”,对此,他已经完全习惯,不紧不慢地道:“目前国内外有各种方法、流派,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是拿来就用,而一直以来,在诸多方法当中,体验又被认为是最精确的方法,可是,体验到底是什么?它的内涵和外延又是什么?”

他一手插在口袋当中,缓缓走下了讲台,经过了徐容四人跟前,沿着台阶,缓缓走向了教室后方,声音嘹亮地道:“体验的最初定义是art。”

“斯坦尼原本计划出版的《anaself》,也就是《演员的自我修养》共三卷,对应的英语版本分别为《anactorreares》、《buildingacharacter》、《garole》,也就是《演员的准备》、《建立角色》、《创造角色》。”

“传播最为广泛,对斯坦尼体系理论进行系统性介绍的是第一卷,国内通常称为《演员的自我修养》,实际上更准确地讲,它其实是经过严重删改的美国版《anactorreares》。”

“在书中斯坦尼将自己这套表演方法,或者说thesystem称为‘art’,意思为体验的艺术,因此国内把遵从斯坦尼的体系理论表演的流派称为体验派。”

徐容渐渐感到稍微有点不适,他总感觉翟天林有显摆英语的嫌疑,尽管英语词汇的加入让这些基础知识听起来突然显得很高大上。

“斯氏体系的特征是演员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天性的下意识的创作,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考、希望、企求和动作,他称此为体验角色。”

“他认为演员只要掌握了所代表角色的内在动机,从而就能唤起引起这些行动的情感和思想。”

翟天林在此走到了教室的最前方,评价道:“我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的结论,首先在操作层面就严重积压了演员的实施空间,演员作为非机械化生物,并不是每次都能准确无误的达到其理想状态,因此李斯特拉斯伯格才认为,情感记忆是让表演在舞台复活的基础材料,也是在舞台上创造真实体验的基础工具,表演者重复表演的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