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回 佳人在侧(2/3)

了?

“他妹的!今晚上都不能让婉儿陪着我睡了,不然我非得把婉儿给就地正法了不可。忍着忍着,万一要是和婉儿造出了小人,那到点回去的事就又得推迟。而且这个事有了第一回就很难再克制住,小人只怕会越造越多,难不成真的把一堆小人扔下不管?以婉儿的性格,到时候就算是回去了也会恨死我。”

他话不说,只说陆仁今天的这个澡洗得特别久,出来的时候也是筋疲力尽的沾枕就着。为什么会这样?但凡是宅男吊丝都该明白陆仁在浴室里干啥了……

————————————————————

“已是三月好春光,漫山迎春花;人道红豆生南国,今有几枝发;冬去春来又一载,凭添心牵挂;他乡游子何时归家?”

濮阳城外屯田田间,陆仁正在慢步巡视。抬眼望了望温暖而明媚的阳光,陆仁也是心有感触的吟出了这么四句,不过在当时的文人看来嘛,这四句也未免有些韵律不通。

身侧的婉儿轻声道:“凭添心牵挂,他乡游子何时归家……主上是想家了吗?”

陆仁抱臂一笑:“是啊,想家了。真没想到我这种人居然也会有想家的时候。”

当然陆仁口中的“家”指的是自己本处的现代。一晃穿越到汉末就是三年的时间,陆仁也不知有多想念自己本应所处的现代社会。也不说什么大环境,单是现代的生活条件就比汉末好出太多太多了,最起码陆仁不会有现在的诸多顾虑。

婉儿道:“主上曾经向婉儿说起过家乡的景色,而在这春暖花开之时,主上家乡的景色应该更要美丽上几分吧?”

这一问却要让陆仁如何作答?陆仁又没真的去过三国时的吴郡。不过呢,陆仁还是有自己的说词:“我浪迹多年,家乡吴郡是什么景象早都记不清了。不过在我的记忆中,长江以南的地方多河多湖,一年四季都美景如画。像西湖、太湖、鄱阳湖,春夏之季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哦,还有钱塘江,每年钱塘江起潮之时,那种壮观的景象可是别处无法看到的。”

婉儿的俏脸上泛起了几分神往之色:“单是听主上这么说,婉儿都很想看看了。”

陆仁环视着周边正在忙碌的农民,也是随口就接上了后面的话:“我也很想去看看。只是……唉,等忙完了这几年,我就带你去我的家乡隐居。过我们自己逍遥自在的日子。反正婉儿你记着就是了,我真正的家乡会远远超出你的想像的。”有些话还不便明说。

婉儿脸上神往的神色又重了几分。只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陆仁身边的几个随从在听到陆仁的话之后各自对望了一眼,都稍稍的皱了皱眉。他们都是荀彧调拔到陆仁身边随侍的荀氏子弟,多多少少的总有那么几分帮荀彧看着一下陆仁的意思。

又巡视了一阵,顺便指点了几处稻田中农民的失误之处,忽然道上马蹄作响,马上人远远的向陆仁唤道:“陆兄,一别数月,别来无恙否?”

“李典!?”

快步迎了过去,李典也跃下马背向陆仁见礼。各自礼罢陆仁便问道:“曼成你身统两屯,怎么会有空到濮阳来?”

李典笑道:“前些时日荀公收到陆兄行文,怕陆兄突然一下身率十屯会打理不过来,所以命典从两屯中抽调一些去年陆兄教习的农师来此相助。而典见两屯之民皆精熟安乐,就留了几个族中子弟暂领屯事,自率农师来濮阳与陆兄小会一番。”

陆仁喜道:“哦,你带了些农师来?太好了,这下我又能轻松不少了。”

随行的马车上备有坐席与事先煮好的茶水,而婉儿这时已经选了片树阴铺好,请陆仁与李典在席间入座,自己则跪坐在了陆仁的身旁。礼茶饮下,李典望了陆仁身边的婉儿一阵,忍不住开言打趣道:“几个月不见,婉儿姑娘是越来越美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