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二回 谁是孙子(2/3)

不过话又回来,我这个人在女色方面的名声的确是不大好,你就不怕我其实有对你的大姐和妹做过些什么,却摆出一副人五人六的样子在人前欺众?”

陆仁的话是在开玩笑,但是落在甄尧的耳中,却有那么些怪罪和不满之意。因此甄尧当时就是一声苦笑,把手中的信帛递到了陆仁的手中。陆仁接过来看过之后先是愕然了一下,继而就差点没笑出声来。

要甄姜和甄宓这对姐妹的胆子也真够大的,居然把甄宓曾经两次诱惑陆仁却以失败告终的事给写在了信里面,然后在信里面对陆仁的评价可是非常的高,再得简单点就是在告诉甄尧,陆仁这个人足以信赖。陆仁就奇了怪了,这样的一封书信,身在夷州的甄氏姐妹能找到人送信去中山并不足为奇,可她们就不怕送信之人在半路上把信给看了?就算是送信之人绝对可靠,河北那头兵荒马乱的,送信的人要是出点意外死在了路上,然后信又落入了旁人的手中再将信里的内容流传出来,那甄氏姐妹还有脸面活在世上?

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陆仁又反复的看了几遍书信之后,稍有些哭笑不得的向甄尧晃了晃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卷书信甄氏姐妹只是写给你,却并非是写给令堂。而你,也不敢把这信交予令堂过目吧?”

甄尧苦笑:“哪里敢啊?”

陆仁这会儿也知道话到这个份上就够了,要是再瞎扯下去,自己心里的打算没准真的就会打了水漂,所以收起了笑容问道:“现在事已至此,不知尧老弟是作何打算?如果你们甄氏一族准备在荆州定居的话,我自问虽然能帮得上一些忙,但也得过上一段时间才行。你也知道,孙氏与刘荆州本为世仇,加上不久前江东才进袭过江夏,而我再怎么也是江东大姓子弟,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得避一避嫌,实在是不太方便去求见刘荆州。”

甄尧这头马上就沉默了下来。这里且不甄氏姐妹是如何在信中再三叮嘱甄尧务必要把甄氏一族迁居到夷州,只甄尧这个人难道就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定居在荆州?听起来是不错,但甄尧也有着自己的考虑。

首先他们这样的一支逃难宗族,要是真的在荆州地区定居下来,那么应该把自己如何定位?宗族定居就要先立本立业,而一支宗族想要立本立业,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圈地,可是荆州这么块风水宝地,本土的大姓豪族都嫌地圈得不够多,又哪容得下外来宗族跑来这里圈地?当然去一些贫瘠之地开些田也不是不行,但在贫痟之地上,宗族想兴旺起来就很难了。

甄氏宗族擅长铜铁冶金,那么以此立业?这玩意儿只怕更不现实。那年头的冶金业一般都被政府或是军阀所把持着,甄氏一族当初能占着一个铁矿,那还是因为有着旧日官场上的关系,本身也是作为中山地区的本土豪族。可现在是在荆州,没人会买你这个帐。而且荆州地区旧有的矿产资源点早就被荆州本土的豪族所占据,甄氏一族的手插不进去不,就算是能找到一个新的矿点,在没有背景支持的情况下,也只能是为他人作了嫁衣,闹不好还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所以这一条路在荆州也是行不通的。

也就是,甄氏一族如果在荆州地区定居下来,只能沦为二等甚至是三等的平民,安安份份的过一过自己的日子。当然这样也不是不行,或许在苦心经营了许多年之后,甄氏一族还是能够慢慢的兴旺起来。

但这时问题就来了,因为甄尧不是一点见识都没有的人。其实在当时已经有很多人看出河北早晚会落入曹操之手,而曹操在占据河北之后,下一步肯定会南下荆襄以图霸业。也就是要不了几年,原本安定的荆州地区就会成为战场。而在战乱的时局之中,甄氏一族还想慢慢的在荆州地区休养生息?这不就是在扯淡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