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回 暂还夷州(2/3)

提起这个,陆仁就笑了:“放心吧,令堂在夷州过得十分安好。等会儿你自己去抚幼义舍看一看就明白了。”

这一类的事情不用陆仁自己如何去明,让徐庶自己去看一看才是正理。而徐庶脸上满是欣慰的微笑,碍着现在的场合不方便向陆仁行以大礼,徐庶只能是轻声的向姜游道:“多谢兄长如此照料家母!兄长对庶之大恩,庶百死难报之万一!”

陆仁板着脸怀抱起了双臂:“别这些,咱俩谁跟谁啊?对了,你记得先在刘豫州的帐下好好的历练一番,待时机成熟之时,我想还想要你来助我一臂之力。”

徐庶道:“兄长但有所使,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过兄长请恕庶直言,你日后又会不会与刘豫州为敌?”

陆仁心中暗自一跳,心还好我是在刘备之前先下了手,不然看徐庶现在这架势,自己要是落在了刘备的后面,能拉得到徐庶那才是怪事!不过还好,看徐庶现在的样子日后肯定会来帮自己的,只不过念着刘备的恩德,不想他陆仁与刘备为敌罢了。

而在这个时候,陆仁知道话得心一些,所以暗自盘算了一下之后轻轻摇头道:“我也是汉室臣子。想自恒灵之乱、董卓乱朝以来,群雄并起,却唯有刘豫州是在矢志复兴汉室。而我身为汉室臣子,又怎会与刘豫州为敌?真要那样,我岂不是心无君父的悖逆之贼?不过元直你也该清楚,我终有我的无奈之处,所以才不得不与各方诸候权臣结交。”

徐庶表示赞赏的点点头:“兄长的苦衷,庶自然知晓……不过兄长下次前往荆州的时候,记得去见一见大公子刘琦,大公子一直想向兄长道一声谢的。”

陆仁心道个菊花的谢,刘琦在当上江夏太守之后,陆仁又不是没去见过刘琦。再以陆仁对刘琦的了解,多半是刘琦又碰上了点什么麻烦事却找不到人帮他出出主意,所以心思又一次的动到了自己的身上。只是陆仁因为要把夷州这里好好的整理一下,短时间之内肯定还去不了荆州,所以向徐庶摇了摇头道:“元直你回去的时候帮我带句话给大公子,就以现在的时局,我如果与大公子见面,只会惹来太多不必要的麻烦。元直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深知此中轻重。”

徐庶道:“既如此,大公子那里庶自会帮兄长处理妥当。若再有何事,庶会着人密报于兄长。”

陆仁点点头,想了想再问道:“刘豫州是否有向刘景升建言举兵,趁曹瞒出兵河北,许都空虚之机兵伐许都?”

徐庶轻叹道:“两月之前,刘豫州确有此建言。只是刘景升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没有采纳。不过在庶看来,刘景升也不可能会采纳。因为他冒然举兵,荆州之主将会是谁就很难了。”

“啊!?”

陆仁当时就楞住了。刘表不愿出兵的事陆仁早就知道,只是史料上将此归究于刘表那不晓军事的缺陷,而这会儿听徐庶的话,好像还另有隐情。再于好奇之下,陆仁就向徐庶发了问。

相比之下,徐庶反到对陆仁会是这种反应觉得有些意外,不过还是向陆仁解释了起来。原来刘表不是没有动过心,但是由于刘表生性多疑,才最终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刘表的多疑之处有以下几点:

第一,刘表今年已经多大的年纪了?其实年纪大还好,关键是刘表并不是行伍出身的人,很难适应军旅的艰苦,而且现在又体弱多病的,真要出兵就肯定得各派主将率军。而这时刘表多疑的毛病就犯了,因为不管是派刘备领兵还是派蔡瑁领兵,刘表都担心兵权旁落,到头来自己就管不住这些人,然后自己就危险了;

第二,刘表并不是那么笨的人,他又哪里会不清楚荆襄内部的派系之争?而事实上,刘表也一直在玩让派系之间互相制衡的花招。只不过刘表一直都是一副人儒士的样,旁人很难看得出来而已,换句话就是在扮猪吃老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