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56章 初步改良饮食结构(3/4)

是对于这个问题,就连贾诩和荀谌都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或许是因为视野,或许是因为他们所能想的也都是比较常规一些举措,所以也没有能够给斐潜提供出比较好的建议。

枣祗倒是说如果再经过两三季的优良种子的筛选,那么平阳地区的粮草产量应该还会有所提升,然后再将这个品种带到阴山那边去种植,如果能够适应的话,也会提升一部分的产量……

但是这样的粮食产量,一个是增长的速度比较慢,另外一个方面,对于斐潜来说,依旧不够理想。斐潜想要比较容易见效的,并且对于未来也是有所帮助的方法。

粮草就像是绑在斐潜身上的无形枷锁,想要突破这样一层枷锁,就必须要找到一条全新的道路,而这一条道路又不能是沦落到士族的手中,导致最终被士族所牵引。

之前斐潜想要扩展粮食渠道的思维走到了死胡同,一味的想要如何扩大粮食产量,如何增加耕地面积,其实这样也没有错,但是这样的计划,却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后来见到了桌案之上的食物,斐潜才忽然想明白了自己漏掉了一点。汉代人,特别是兵卒,为什么对于粮草的消耗如此之大,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油脂类的摄取量太少,没有油脂,汉代人便不得不食用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来保证身体的运作所需,所以有些武将动辄要吃三五斗的粗粮,大肚汉比比皆是。

但是如果换成全数的肥油,别说三五斗,就光吃一斗估计都够呛,这就跟后世一些自助餐故意将菜肴炒得很油腻,很甜,是一个道理。

当人体摄入的油脂和糖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身体就会告知饱腹的感觉,就算是胃里还有空间,但是就丧失了胃口,吃不下去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只要保证了自己手下这些兵卒的一定油脂补充,那么对于原本的碳水化合物类型的粮草的需求量就可以降低一大截了。而这些降低下来的碳水化合物的需求,也就等于是斐潜可以用同样的粮草数目,去供应更多的兵卒。

而且对于斐潜来说,改变饮食结构,不仅仅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需求,还会带来兵卒体质上面的提升改善,何乐而不为?

同时大规模的饲养家禽产生的粪便什么的,又是最好的生物肥料,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农耕的产量,这样的事情,斐潜自然是要想到了,便立刻要将其推行下去。

对于斐潜现在来说,最好的油脂来源,不是牛羊,而是猪。鸡鸭虽然也是不错,但是毛病比较多,在没有抗生素的汉代,比起猪来说,大规模的饲养的话,更容易产生各种问题。所以想来想去,还是选择了天蓬后裔,毕竟猪在后世被大规模的饲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长得快,又能生,更重要是不挑嘴,饲养起来算是比较容易一些。

但是猪养不好,也会和鸡鸭一样,感染上各种疾病,造成猪瘟什么的,所以在初期,必须要由对于动物比较了解的羌人来协助。

虽然匈奴人对于畜牧业也同样擅长,但是羌人有一个匈奴人完全不能比的优点。羌人的组织联盟性太差了,分分合合,从汉初到现在,始终就没有一个大联盟出现,偶尔几个稍微大一点的,比如什么烧当羌,先零羌,也就是昙花一现,旋即就败落了。

所以让羌人协助,就算是最后羌人察觉了一些,懂得了斐潜这样的举措的重要性,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虽然说现在猪的种群,不像后世已经经过了改良,虽然是阉割了,但是气味还是比较重,不受士族人士欢迎,但是对于普通百姓和兵卒来说,有点油花和血腥,已经是非常好的事情了,什么味道不味道的,那都是次要的问题……

还有毛衣的贸易量作为添头,而且这个添头的其实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