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64章 关羽的刀(加更还债啊……)(3/4)

务之事。

如今骠骑将军斐潜可以说基本上就等于是将川蜀民政全数交到了徐庶手中,甚至还有军位的控制权,这种权限不可谓不大,也可谓不重。

所以徐庶更是慎重。

这两天,刚好就有一个事情,也就是骠骑将军斐潜留下来的手尾之一,就是图谶宫和青羊宫总于是对上眼了……

原本斐潜将图谶宫立于青羊宫之侧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意思,毕竟收割信仰这个事情,对于任何宗教来说都是一样的贪婪且不可调和,纵然是讲究色即是空的佛家,在最初传入华夏的时候也还是排斥其他的宗教的,比较贴近于原始佛教的藏传佛教,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出这一点,凶神恶煞的各类佛像,实在是不太有亲和力。

就算是后世那种平和的寺庙道观或者什么天主教堂,虽然不会在明面上说什么严禁信众去其他宗教走亲戚什么的,但若是有人在道观当中念佛经,在如来像下画十字,在牧师眼皮下开水陆道场……

恐怕也是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的。

当图谶宫在青羊宫旁建立起来的那一天,就已经料到了会有这样的竞争局面,但是斐潜和徐庶没有想到的是,在青羊宫的压迫之下,图谶宫的谯并等人竟然要立光武帝的像,表示光武定图谶,如同伏羲大禹一样,属于功德无量恩泽万民的举动,上天之后便为光武神,图谶宫便可立三神位,上古有伏羲,中有大禹,当世有光武……

这简直是让徐庶愕然,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伏羲大禹都有祠,这也不算是什么问题,但是将光武捧上神位,这件事情你问过刘协陛下了没有?

虽然看起来有些荒谬,但是想想么,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按照董仲舒的观念,这个天下么,自然都是代替上天行使意志的天子的,那么当下大汉么,也是光武帝刘秀从王莽手中夺来到,若是没有光武,也就没有当今天下,就连当今陛下祭祀太庙,也都是供奉光武帝为主,其余皇帝只是旁立神位而已……

图谶宫谯并这么搞,在理论上也说得通,但是具体怎么样,或者说将来演变得怎样,徐庶也拿捏不好。问题是徐庶现在也不方面出面调停,说这个图谶宫三神像究竟怎样,是好还是不好。

图谶这个玩意么,恐怕就连声嘶力竭的表示图谶可明万世理的谯并心中,都未必能有多少的确信,但是至少现阶段么,反对的声音不应该从徐庶这里发出来,要不然谯并说不定就顺台阶下楼,一甩袖子表示并非图谶有什么问题,而是受到了骠骑将军斐潜的拦阻,不得不退之,然后再想要将这些平日里面散步谣言的小能手再引出来站在阳光之下,就更难了。

那么,装作不知道,再等等看看?

徐庶琢磨着,伏羲大禹的神像立了也就是立了,光武帝的神像么,这样立起来,若是这样装不知道,是不是会被认为是默许了,而一旦立起来,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不良影响?

比如说会不会对于骠骑将军斐潜的立场产生什么影响,还有将来要推行的各项政策,也会不会有些阻碍?

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不过幸运的是,立雕像么,终究不是一两天,随便找一块木头然后刻几道纹路便可以充数的,还是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来确定形态啊,相貌啊,衣服啊,饰品啊等等的细节,所以还有些时间来进行考虑和安排。

另外一个方面,徐庶考虑的侧重于川蜀当地,顶多还涉及一些关中区域的政策变化,而骠骑将军斐潜对于这个事情,或许也有不同的观察角度,所以这个事情,还是上报给骠骑将军进行定夺会比较好。

徐庶将他考虑的方向和问题,还有一些个人的建议都写了下来,然后取了火漆密封好,递交给堂下的护卫,令其传至关中骠骑将军之处,然后瞄了瞄在堂下偏厅之中等候的关羽,微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