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四六章 是团队还是团伙(3/4)

在长安城以北,相对来说比较近,而美阳则是在靠近郿坞的位置,属于长安以西较远一些的县城。

所以不管从地理还是从方便行事两个方面来说,池阳都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朝野当中种劭等人明知若是再郭汜多疑的个性之下,若是主动提出选择池阳,说不定反倒是被郭汜察觉,因此就故意似乎是为了拍美阳侯郭汜的马屁一样,提出要在美阳举办祭天之礼。

结果正如种劭等人预料的那样,郭汜虽然有些动心,但是最后还是犹豫了,考虑了两三天之后,还是决定在池阳办这个祭天之礼,如果没有斐潜等人的威胁,郭汜说不得就顺水推舟同意在美阳了,但是现在局势险恶,郭汜就要考虑得多了一些,最后决定再池阳,也就是为了稳定在外带兵的李傕之心。

说到这个事情,庞舒也笑了,然后说道:“不仅如此,种侍中还启奏欲用文舞……呵呵,果不其然,美阳侯便改为武舞之礼了……”

早在中国上古时期,在祭祀的时候用乐舞就已经是一种非常完善的一整套礼仪了。在华夏形成的时候,乐,作为五声八音的综合,体象鼓鞞,木其虡也,亦为天地之和。在礼节当中,更是作为先王之饰喜,是异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的老百姓是没有资格享受音乐的。

而舞,则是在宗教祭祀的时候用来表示沟通人和神之间的动作,表达对于神的虔诚和敬拜的意思,因此,乐和舞就成为了在宗教祭祀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汉代也是如此。

祖宗祭祀是汉代最为重要的一个祭祀传统。为了更好的赞美皇帝祖先的功德,也为了体现出祭祀者对于皇帝祖先神灵的敬畏和虔诚,在汉代,不论是乐还是舞都编排得更加细致和繁复,但是大体上和后世没有多少差别了,就是请神,然后奉上祭品,最后送神这样三个大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配备乐曲和独特的礼仪,所谓文舞还是武舞,就是在献上了祭品之后,让祖宗神灵开心的的仪式,用舞蹈来歌颂祖先的文功武德……

文舞,舞蹈者拿的是羽旌,而武舞么,自然拿的是干戚了。

所以朝野当中的这些家伙,玩的这一次的欲擒故纵,又一次的成功了。原因么,很简单,原先董卓把持朝政的时候,都是用的武舞,不过那个时候绝大部分的因素只是董卓个人喜好而已,而现在却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性的考量。

王允改武舞为文舞,那么现在要祭奠了,难道还能用文舞不成?因此留守在长安的美阳侯想都没有多想,便直接否决了种劭等人的提议,将文舞改成了武舞……

可以说郭汜自以为完全是自己个人的主意,却没想到全数都落在了种劭等人的计算当中,这种智力上的差距,确实不是依靠官职大小爵位高低所能弥补的,因此也怪不得庞舒和庞羲不约而同的都露出了一种对于郭汜在智力上碾压的嘲笑。

因此不管是庞舒还是庞羲,对于在祭天的时候阐除郭汜这一件事情上面,都表现得比较的相对乐观了一些,同时对于在干掉郭汜之后的事情处理上也似乎想当然了一点。

“……池阳侯如今在外,又握有重兵,不知二位及朝野诸公可有准备?”斐潜看着这两个有些得意的庞大庞二,哦,庞羲和庞舒,表示他们别将目光死盯在长安的郭汜身上,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下这个事情。

“此有何难?”庞羲表示这都不是事,说道,“池阳侯在外,兵粮具由美阳侯于长安城中调配,若除之,便断其供应,不出三日必乱之……”说完还看了看斐潜,似乎在表示斐潜怎么能如此胆小,还惧怕一些没有粮草供给的贼兵的样子、

斐潜不由得略微苦笑了一下,这些家伙,还是想当然了一些。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