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略论汉定天下过程中的吕氏武装(2/9)

秦二世二年)从起阳夏”。而与阳夏地望相近处为雍丘,估计刘邦与项羽战秦将李由于雍丘时,吕泽所部或在阳夏作战。(《汉书》之功臣表,以靳强为前三年起栎阳,显然是误记。因为栎阳在咸阳以东,刘邦于汉元年至霸上,前三年不得至此。)在前二年加入刘邦武装的功臣还有谷陵侯冯溪,起事地点为柘。《惠景间侯者年表》之梧侯阳成延从起郏,时间不详。前述四地在刘邦及其主要战将的作战轨迹上均无所见,则可认为其以加入吕泽所部而间接加入到刘邦的阵营。

功臣官职或出身中还有“二队将”、“越户将”、“越队将”、“慎将”诸职衔的人等若干,笔者以为他们可能大部或全部与吕泽有联系。因为除了二队将外,还有上队将之称,祝阿侯高邑即是以上队将入汉。是否可以把吕氏所属部队看作为刘邦的二队,此问题向来无解,但也应该考虑存在这种可能性。因在司马迁的叙述中,似未将吕氏铁定为刘邦的部下。所谓“客”也好,“发兵佐高祖定天下”也好,均表明了吕氏拥有某种自由度。不知此自由度是吕太后掌权后刻意美化自己家族,还是事实原来如此。今不妨把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在内。这种身份的人有河阳侯陈涓、东茅侯刘钊、曲成侯蛊逢、柳丘侯戎赐二队将,海阳侯摇毋余越队将,博阳侯陈濞刺客将,东武侯郭蒙越将军,贳侯吕元越户将,绛阳侯华无害越将,等等。如果吕泽所部并非天然是刘邦的部属,则其称二队亦甚相宜。

《功臣表》中有一个称呼曰“连敖”屡屡出现,笔者以为此官职属于吕泽所独有(或其部以此官职命名者众多)的可能性较大。《惠景之间侯者年表》中有俞侯吕它父吕婴以连敖从高祖破秦,日后,又因与吕氏有牵连受诛。这人极可能是吕泽的部下甚至族人,该表又称此人功比朝阳侯。而朝阳侯华寄又恰好是以连敖入汉。所谓功比某人,往往表明两者经历战功相似,有较多的可比性。前面提到的郭亭、戎赐也是连敖身份,而且极可能为吕氏部属。《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就称,河陵侯郭亭“定三秦,属周吕侯”,透露出郭亭的早期归属或就是吕泽部下。另外有连敖身份者还有隆虑侯周灶、广严侯召欧、祁侯缯贺(只是此人是在汉三年才加入的)。另有煮枣侯赤,“以越连敖从击秦”。当然,刘邦部也有可明确指认的连敖,即入汉后的连敖韩信。但入汉之后,刘、吕两部应该合为一体了,届时该职衔为两部所通有,亦属寻常之理。

细考刘邦部骨干将领曹、周、樊、郦、滕、灌诸人,在灭秦前,没有率领骑兵作战的经历。而《功臣表》中,以骑将身份击秦者为数不少,根据吕泽部的官职体系更接近楚制,估计这些为骑将或骑士的功臣原或属于吕泽。因为在楚汉战争中,留守关中的楚将有多人是以骑将身份加入汉军的,如吕马童、杨喜、杨武、王周。而肯定为吕泽部的丁复属下朱轸以骑卒降翟王、虏章邯;可能为吕泽部的靳强,即是以郎中骑将加入的。另外,傅宽更是以魏骑将的身份加入刘邦系列的;靳歙有两度对秦军骑兵作战的记录。而以《功臣表》校之,有连敖历史的人,又兼有骑兵色彩的就有广严侯召欧。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在反秦战事中,出身骑兵的功臣,均可能为吕氏部属。这些人有清阳侯王吸、宣曲侯丁义、武强侯庄不识、乐成侯丁礼、纪信侯陈仓、张侯毛泽、南宫侯张买之父张越人。

在刘邦功臣中还有两人为不愿属刘邦者,他们的早年经历尤其值得关注。其一为王陵,其二为雍齿。在《陈丞相世家》中,王陵被描述为独立起兵于南阳,一直到汉攻楚时才加入到刘邦阵营。后人多尊奉此说。事实上,他也是早年追随刘邦起事于丰者。《功臣表》的记载表明了这一点,“王陵以厩将别定东郡、南阳,从至霸上”,与《陈丞相世家》不符。那么真实情况很可能是,王陵与吕泽在一起作战。这种可能性极大,因为王陵过去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