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031 不是一路人(2/3)

在这一场闹剧中,表现比较亮眼的反倒是高祖李渊的女儿常乐公主,一番发言激励可谓振聋发聩。但真要说什么巾帼不让须眉,那也谈不上。

常乐公主之所以那么热切反武,还是私仇居多。她本来是武则天的亲家,女儿嫁给李显,结果武则天将这个儿媳妇关在内侍省牢狱中生生饿死。

且最后常乐公主一家也不是死在造反的沙场上,而是被酷吏直接捂在了官邸中,最终身受极刑而死,口嗨之余,反倒不如李贞父子敢想敢干的果决。

想这些,只是搞清楚一个问题。

虽然同为李唐宗室,但在武后当国之后,李唐宗室就天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武则天的血脉儿孙,一部分是其余。

他们双方之间,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李贞等人即便造反成功,李潼一家也讨不了什么好,大概率是给他奶奶武则天陪葬。

这一场!场造反之后,武则天大肆清洗李唐宗室,背后也有一个逻辑,那就是跟她没有血缘关系或者关系不大的,大凡稍具威胁,统统干掉,以确保即便她代唐不成,李唐国祚也只会在她的儿孙之间传承!

最终事实也证明,武则天这番举措卓有成效,当了十几年的皇帝,最后拍拍屁股继续做她的太后,乃至于最后与高宗合葬乾陵,后世李唐皇帝对她仍是只能敬奉。

这是有史以来,任何一个谋朝篡位者都没有获得的待遇,身前身后,这个女人可谓千古一人。

所以,虽然眼下的李潼自己也是处境堪忧,但只要心里还稍存逼数,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给他奶奶添乱。

李潼更作险恶之想,如果这个郭达一面之辞不足为信,甚至不排除其人乃是李贞父子所安排的死间可能,为的就是鼓动雍王一家出逃,让武则天后院起火。

当然这个可能很小,因为如果李贞父子真在洛阳大内有闲棋布置,去勾搭皇帝李旦效果无疑会更好,哪怕谋事不成,也足以令人心惊肉跳,让武则天更加疑神疑鬼。

他们一家虽然身份也不寻常,但讲到一举一动能给时局带来的影响,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根本不足以造成什么大的震荡。

既然已经往坏处去想,李潼索性更加放开思路,如果这个郭达不可信,还有什么人会恶意满满的引诱构陷他家?有什么人恨不得要将他们一家置于死地?

丘神勣这个家伙还不是一般的酷吏,本身乃是大唐开国功臣之后,可惜浓眉大眼的居然叛变革命,甘心去做武则天的爪牙。

此前率军前往博州平灭琅琊王李冲乱军的便是他,可惜李冲志大才疏,太不能折腾,起兵七天而亡,以至于丘神勣无乱可平又不甘心白走一趟,索性杀良冒功,残害博州生民千数户,回朝后升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可见其人之心狠手辣。

丘神勣本身兵权在手,与李潼一家又有血仇,李潼甚至严重怀疑天授年间李光顺所以惨死,就?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lor:red"!驮谟谇鹕駝薜耐撇ㄖ剑睦钕偷暮笕嗣窍逃惴矶锖笏阏耍餍哉恫莩?

以丘神勣的权柄,想要在北衙百骑中安排一个人引诱李潼一家外逃从而获罪受刑,这是一件不难操作的事情,甚至都不需要亲自坐镇操作。

身在这样一个处境,对人对事心存谨慎,有所保留,李潼并不觉得是多疑。眼下已经得知对方的意图,无论是真是假,也算了却一桩心事。反正无论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他是不考虑私自出逃的。

眼下的他,好歹还是武则天的孙子、大唐郡王,一旦出逃,小命真的就被人捏在手里,半点不由自己。

白龙鱼服,本身又没有自保之力,需要考虑的只会是选择被红烧还是醋溜,死都死的不体面。

这一封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