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五章 铁楼(3/4)

积在城头的束刍油膏等易燃物,这些东西本是用来对付攻城器械的,结果反而助长火势,烧到了自己的头上,最终导致城头几乎被烧成白地。

更让徐盛吐血的是,火势延及城下军营,除了束刍油膏等物,至少三成的军资、粮秣彻底化为乌有,损失可谓无比惨重。

徐盛迫不得已,只能动用县寺内的储备,此时束刍油膏等易燃物才堪堪送到城下,还要以油膏浸湿束刍、布料,制作火把、火箭,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咚……咚……咚……”

临冲(攻城塔)吊桥陆续搭上城头,徐盛亲率守军将士,严阵以待,然而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对面竟然冲出一群铁猛兽。

其等头戴全覆式兜鍪,面部亦有甲片遮蔽,仅露双目,上身铠甲延及手臂,下身裙甲缀至小腿,不持楯,只持长矛大戟,以一往无前之势冲上城头。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眼见敌人浑身裹甲,连对方的脸都看不到,就像面对一只只铁猛兽,尚未接战,柴桑守军便已先怯七分,一经接战,登时溃不成军。

覆盖全身的袍铠,刘景早在酃县时期就造出来了,可惜由于造价太过高昂,难以普及士卒,只有司马以上才能分到此铠。

随着荆州的一统,刘景集合整个荆州的人力物力,历时一年打造出一千具袍铠,并从数万大军中选拔一千精锐组成铁楼军。

顾名思义,刘景希望他们能够像一座座可移动的铁楼一般,坚不可摧,无所不破,这次是他们首次进行实战。

效果也是出奇的好,江东军士卒明显不适应全身披甲的对手,心中本就惊慌失措,手中兵器也不知该朝何处攻击,就在犹豫中,或是被杀,或是溃退,铁楼先登轻易就占据了城头阵地。

有了铁楼先登的掩护,城下的荆州军士卒勇气大增,通过云梯源源不断登上柴桑城头,很快,东、南城墙上就聚集了数百甲士,西、北两面,荆州军亦发起佯攻,以牵制柴桑守军。

开战不久,柴桑各处就已是风雨飘摇,逼得徐盛不得不亲身搏战,以激励低落的士气。

徐盛不避矢石,身先士卒的做法,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出现的地方,总能击退敌军。

问题是他只有一人,险情却层出不穷,顾此而失彼,如果任由局势发展下去,柴桑必失。

果然,仅仅过去两个多时辰,柴桑守军已露出不支的迹象,防线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徐盛衣衫满是血污,看上去十分狼狈,身上气势却不曾衰减半分,反而越发凌厉慑人。

徐盛见形势危急,知道不能再留手了,急令留守的五百部曲,即预备队,登城作战。

这五百部曲与后来孙权拨给他的兵马不同,皆为徐盛原从部曲,是他在吴郡时招募的青徐流民组成,训战多年,甚为精锐。

只要有这些原从部曲在,徐盛就有守住柴桑的底气,结果荆州军远比传闻中还要勇猛善战,柴桑居然连一天都顶不住,逼得徐盛只能提前亮出最终底牌。

徐盛将五百原从部曲视为底气,自有道理,其等甫一登城,便稳住了城头倾颓败坏的局势。

一番激战下来,不但与守城将士一起击退了荆州军,还乘胜摧毁了两座临冲(攻城塔)。

当然,原从部曲虽取得不俗战果,自身亦伤亡惨重,仅战死者就超过百人,重伤者数十人。

换句话说,荆州军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烈度,只要两三天时间,他们就会死得一个不剩。

一想到这里,徐盛因挫败荆州军而喜悦的心情便消散大半。

绝不能任由荆州军放手攻打柴桑,为今之计,只有派人向太史慈求援,让他主动邀战,迫使荆州军分兵,不能全力攻城。

徐盛为人心气极高,仅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