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06章 小麦之变局 二合一(2/4)

油行业受制裁影响最严重,农业和食品行业就成为了受益者——毛子家疯狂出口的大宗商品不仅是石油,还有粮食,尤其是小麦。而在俄当局实施了食品禁运作为反制裁措施的背景下,其正做一切努力提高谷物出口,譬如小麦出口零关税,譬如强烈主张加强与亚洲的联系。

与西方关系的恶化,外国直接投资形式的融资也变得稀缺,让开发中的远东区更加依赖嘉谷。现阶段嘉谷与俄远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那么,要不要应下俄方请求呢?

国内于1996年对俄罗斯小麦设置进口禁令,当时检疫机关在俄罗斯小麦中发现了印度腥黑穗病痕迹。这种真菌是国家规定的一类危险性病害,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一旦传入将难以根除。

按说这么多年了,取消禁令也说得过去了。

从利益角度考虑,似乎也并非无利可图。

齐政知道,未来几年,在国际小麦市场上,俄罗斯正取代美国和欧盟,成为新一代领导者。这个国家正忙于夺回其在沙皇统治时期的世界小麦出口“霸主”地位。

而且,卢布暴贬、俄罗斯国内有限的存储空间,使得大部分俄罗斯农作物在收割之后不久便被出售,进一步压低了出口价格——廉价的原材料,无人不爱。

但正式因为如此,齐政最后摇头道:“让俄方与官方谈好了,我们不趟这塘浑水,嘉谷也没有必要借此为自己捞取什么政治资本。”

小麦不同于大豆。

大豆没有配额管理,在国内需求增加、土地有限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对食用油和饲料蛋白的有效供给,嘉谷愿意到远东大手笔投资,并推动俄方大豆进口。

但小麦关系主粮安全,国家肯定是有全盘考虑的,嘉谷贸然插进去,没准还出力不讨好。

“就这么拒绝,不怕得罪了俄方吗?”魏明不禁提醒了一句。

齐政却毫不犹豫:“中俄合作,现在最迫切的是俄方。就凭嘉谷的远东的投资,我们拒绝也就拒绝了,他们最多也就失望一下,谈不上得罪不得罪的。”

魏明悄悄抬头看齐政,只觉得高山仰止。

嘉谷在远东的影响力不小,国内不少人都知道。不过,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魏明也是成为董事长首席助理后,接触到很多保密程度极高的资料,才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

只要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出俄远东的出路,在于深化东北-远东合作。

当然,能看到是一回事,敢这样想的人可并不多,敢这样做的人更少。

无论怎么落后,俄远东可是一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环境绝对不算宜人的地区,开发风险之大自不用说,涉足这样的开拓,没有一点魄力,那是沾都不能沾的。

但嘉谷不但沾了,还深度融合进去了。

嘉谷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第一大外资商,其主导的大豆产业,还带动了国内涉及物流运输、农业加工、基建、旅游业等多个领域的对俄投资,不断扩大远东地区的开放范围。

同时,与国内东北地区的“大豆振兴计划”遥相呼应,悄悄改善了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让“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困局都松动了。

甭管嘉谷在远东是如何与利益集团“沆瀣一气”,但一家私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大区域的经济局势,想想都觉得梦幻。

“说起小麦,我记得今年嘉谷的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应该是90多万亩吧。”齐政想了想,转头问道。

齐政的问题,将魏明从景仰中拽了出来。

魏明猛然惊醒,下意识道:“对,嘉谷自种优质小麦共96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面积64万亩,优质弱筋小麦面积32万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