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签约书画家(2/3)


这个速度,就相当于其他的书画行还没有回过神,还没有完全明白范家要做什么的时候,范家就已经占了偌大的先机。

特别有名气的书画家,一般签约的时间不会太长,都是一年左右的期限。签约金的多少,自然是与签约时间长短有关系的。年限越长,签约金也越长。所以,一些仅仅小有名气的人,忽然得到这样的机会,就相当于忽然从一无所有变成了腰缠万贯,于是恨不得签上一辈子才好。

范阳明也曾经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一下子与书画家签约的时间太长了,比方说五年,若是之后这个书画家完全创作不出好东西了,又该怎么办。

五年是楚风为范家定下来的期限,至于为什么,自然是因为等到金兵南下之后,神州陆沉,还哪里会有人管什么书画艺术之类东西的,到时候就算是有人违约不再提供书画,也没有官府会去管了。

当然,这个理由没有办法跟范阳明直接说。只是范阳明虽然很奇怪楚风在这件事情上的坚决,但他也答应了下来。毕竟,楚风是很少提出要求的,偶尔提出来的事情,他没有拒绝的道理。

至于签了五年了书画家,到了第二年便再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该怎么办。这一点,楚风觉得是不需要太过考虑的。

毕竟大家签的不是死契,而是类似于低保加提成的方法。签约的钱只相当于一次性买断版权,书画家日后拿出来的书画越好,卖得越贵,书画家本身得到的提成自然也越多。所以范阳明所考虑的这个问题,是不需要担心太多的。

当然,从最近的时日来看,最让知客和小厮们有动力的,自然是所谓的“提成”。以前的工作不过是得过且过,有了提成之后,所有人都打了鸡血一般,见到进门的客人就热情的不行,甚至在非工作时间,都向后世的传销人员一般,为各种人推荐书画作品。

甚至有些地位颇高的朝奉们,都开始羡慕起这些知客小厮的提成来,于是加入到了销售大军的行列。

当然,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销售模式只能是手段,而且是最容易被他人学习的手段。

在如今范氏书画行的层面上来说,科学技术就是书画的版权。

楚风最初提出这个方法的时候,就曾经提醒过范阳明。他的想法是,签约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快准狠的发展开,快速占领整个东京城的先机。至于销售,早晚会被其他书画行学去的,所以不需要动用太多的精力,慢慢发展就好。

果然,其他一些头脑灵活的书画行,在知道了范氏书画行所谓的“提成”改革方案之后,就立刻学了过去。更有甚者,甚至连一些其他的店面,比方说首饰行、布行之类的地方,也将这种销售手段拿了过去,稍微变化一般,实施到了自己的店铺里。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不可小视的,这些手段的学习与演变之快速,是楚风未曾想到的事情。

而除了书画行这边,楚风的学习生活也一直顺风顺水。

萧庭有一次在楚风家中闲坐,见楚风黄昏后就起身说要离开,便多问了一句。

楚风觉得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需要避人的,于是就说明了自己是去找师兄,让师兄帮自己点评画作,准备考试。

萧庭之前听楚风说过他师兄的事情,知道那一位是画院中的人,这时候细细一问,才知道是一位待诏,不免也动了些心思,笑嘻嘻的问楚风自己也跟过去行不行。

楚风想了想,觉得想不出什么推诿的理由,于是便答应下来。

他自己拿了一幅山水习作去师兄家,萧庭空着手,路过东市的时候买了些糕点拎着,两个人便坐在老张的马车里去了傅乐和家。

萧庭也算是东京城书画界年青一代里比较有名的人了,傅乐和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